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岛头条 > 正文

记者探访“最美乞丐” 家徒四壁村民赞其热心肠(图)

来源:青岛晚报-- 2012-12-15 14:22:22 字号:TT

  “周元武这个人呀,热心实诚。 ”前天晚上,本报记者驱车前往“最美乞丐”周元武老人的家乡探访。提起这位八旬老人,不少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了黄岛区周元武和儿子周兴民租住的地下室,意外得知老人当天要回老家,临行前,老人的儿子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委托晚报感谢这几天关心他们的好心市民。

  探访 老家位于苏鲁交界处

  在之前的采访中,记者得知老人的老家在临沭。前晚9时30分许,记者驱车冒雨来到了周元武的家乡——临沭县曹庄镇。这是一个位于苏鲁交界处的小镇。抵达曹庄镇后,当晚记者驾车在镇上走了一圈,发现街头只有农村信用社、中国工商银行的霓虹灯在闪烁,其他地方全是黑乎乎的,街上的行人也屈指可数。由于当地下大雨,手机的信号也时断时续,晚上的采访无法进行,记者只得先找地方住下。“你们要住宿,只能往南再走14公里去郯城。”一名驾车巡逻的派出所民警介绍道。

  昨日上午9时许,一番打听后,记者来到了周元武居住的前新庄村。一拐下省道,水泥路面很快变成了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泥土路,伴随着深浅不一的水坑。记者驱车每走出三米,几乎都要溅出1米多高的水花。路上颠簸了半小时后,记者来到了前新庄村。远远望去,村里大多是平房,只有五栋两层以上的楼房。

  简陋 屋内仅剩电扇和电灯

  在村中主道上,记者遇到了老人儿子周兴民的同辈堂兄弟周兴密。 “他家在村西头。 ”按照周兴密的指点,记者找到了位于118号的一处农家小院。

  一名平时帮周元武看屋子的邻居打开了周元武家的院门。 “都是乡里乡亲,大家互相之间都放心,他家的钥匙就放在我家里。 ”周元武的一位邻居掏出了一串钥匙。

  记者看到,不到30平方米的院内,留出了一米多宽的过道,剩下的全被开辟成堆放农具的仓库或猪圈,除此之外,还有一块占地约为10平方米的小菜地,上面种着20多棵白菜——这一片空地已经被隔壁邻居周兴光的妻子“开发”了。 “他家只有这个是新家伙。 ”邻居指着一个布满灰尘的铲子介绍道。

  记者透过门上破碎的挡风玻璃看见了周元武家中的情况:两个斑驳的柜子将客厅一分为二,后面摆着两张空床架子,连床板都少了两块;不到20平米大小的客厅内,摆着两张木沙发,上面布满了灰尘,里屋有个烛台,上面摆着两个杯子。记者发现,周元武家中仅有的家用电器是一个白炽灯和吊顶电风扇。

  热心 曾是村里的“文明户”

  “兴民和他爸在外面做好事来?我没听说。 ”周兴密告诉记者,他和周元武的儿子周兴民是同辈兄弟,以前还曾看见过周元武和周兴民回来过,但这些年来就很少见过父子俩的身影,只听说一起在黄岛打工。

  记者注意到,院门上的锁已经生锈,门上还有由县上颁发的“安全文明户”“十大金星文明户”等金属铭牌。 “他们一家已经很久没回来了。 ”一名村民指着堆在周元武家门口的一堆砖告诉记者,这片空地已经被“废物利用”。

  “元武他们也就快过年了才回来。 ”村民周兴光的妻子告诉记者,周元武的妻儿老小都已不在家中,原本分给他们的地也承包给了其他村民。在周兴光家隔壁,前新庄村116号,记者找到了周元武的大哥周元琳。

  “我这弟弟干好事了?只听过他在外面打工,没听说他做好事了。”当得知弟弟获得了“最美”称号时,周元琳有些纳闷。当记者将周元武捡到钱包、委托儿子写牌子在原地等候了10余天找失主的事告诉他时,周元琳笑了。“他就是这么个人。”周元琳回忆道,一直以来村里并不富裕,弟弟性格从小就相当老实,虽然话不多,但对乡亲们都非常热心。 “我们家建这房子的时候,他还撇下手里的农活,天天过来帮忙。 ”周元琳提起这件事,地竖起了大拇指。

  老家 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

  和周元武同辈的村民周元恩介绍说,由于前新庄村位置太偏僻,村民的生活一直都不怎么富裕。 “村里有不到1000多人,除了玉米、小麦外,还种些花生。”周丽霞告诉记者,“每户人家一年毛收入不到1万元,减去买化肥的钱也就挣个几千块钱,吃饱穿暖没问题,再想干点啥就难了。 ”周丽霞告诉记者,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在省内的临沂、济南、青岛和江苏、浙江等地务工,不到干不动的时候不会回村。而周元武和周兴民一直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工地上打零工。

  “在外面打工,混得不太好,也不大好意思回来了。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悄悄向记者打听起周元武和儿子在青岛做什么工作。当得知周元武这么大年纪还在拾荒,偶尔还乞讨时,他深深叹了一口气。 “我之前也在江苏打过工,人生地不熟,外面不好混。 ”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