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 正文

幸福之城是怎么来的?

来源:大众日报 2012-04-29 23:58:25

  在经济总量迅速膨胀的同时,城市的幸福指数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这是置身于莱西给人的一个突出印象。在青岛市组织的2010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电话民意调查中,莱西得到90.762的高分,连续两年位居青岛五市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幸福之城”。

  如此高的民意满意率,写照了莱西建设和谐社会、打造“幸福莱西”的成功实践。具体说,就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从而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需求、使城市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莱西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行的为民服务代理制,如今已名闻遐迩,是莱西各级政府服务理念最生动的实践。

  所谓为民服务代理制,就是整合部门职能,简化办事程序和服务环节,以“一口受理、全程代办,有机运作、按时反馈,依法公正、透明高效”为特点、“村级代跑、镇级代办、市级办理”的三级联动贯通的代理服务网络。在这一网络中,莱西从市级到镇,再到全市861个村都建立了代理机构,一支由村居两委成员无偿兼职的3780人组成的为民服务队伍活跃在城乡,群众办事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真正做到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运行几年间,莱西市为民服务机构共为群众办理各类实事80多万件,服务满意率达到99.8%,成为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2008年获“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对于这一重大制度承载的重要意义,市委书记王久军总结:“为民服务代理不仅使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而且使政府的服务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为各级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服务群众找到了新的抓手,实现了从管理社会事务向为民办实事的真实‘转身’。”

  这种“转身”,近年来已成为全市党政机关的共同追求。莱西市公安局发现,70%的接警都是属于可调解的,70%的信访上访工作也是可以调解的,为适应这一需求,警方将70%工作量的警力都用在消除矛盾上,通过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化解百姓日常矛盾,如今,莱西“三个70%”的说理式执法声名鹊起,其执法方式已得到公安部的肯定。还实行了市镇两级领导定期公开接访,组织各部门领导通过“行风在线”倾听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加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在莱西,“为民服务”的理念,不仅仅体现于管理的创新上,同时也体现于对公共投入的全面增强和倾斜上。看近几年莱西全市的财政支出,一个突出特点,是民生投入的明显加大。翻开2010年的财政支出表,足以看出莱西民生投入的力度。2010年全年总支出25.9亿元,共有23项支出,其中教育投入4.9亿元,医疗卫生投入1.5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投入1亿元,公共安全投入1.3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4亿元,文化体育及环境保护0.5亿元,仅这几项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项目支出就达十多亿元,占总支出的40%以上。

  强力的投入,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在青岛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通宽带、通油路,全面建成数字电视市、电气化市。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莱西市探索由村级供养到政府供养逐步转变,目前已经实现集中供养7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分别按80%、60%、50%报销,真正做到小病不花钱。而零差价的药品目录也让看病成本降低了60%,设立健康档案61.6万人。社会保障方面,莱西市在今年6月20日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已经有11万人领取了养老金,劳动纠纷调解率在2011年达到90%,位居青岛市第一名。

  舍得下本钱的同时,为了真正惠及更多群众,莱西还通过制度创新,使资金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如近年来莱西市推行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把有限的资金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调动了农民建设村级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截至目前,莱西市共在15个镇、街道确立了87个村庄进行一事一议财补试点,累计筹资筹劳折合429.88多万元,财政补贴近214.94万元,实施了33项农村公益事业项目,惠及7万多名群众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