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青岛1.4万劳模诠释劳动伟大

来源:青岛日报 2012-04-29 18:12:50

    本报记者 贾 峰 本报通讯员 吴留文

    “劳模”象征一种荣誉,代表一种精神,这个称号无上光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目前,青岛共有1.4万多名不同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全国、省、市劳模。作为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他们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发出时代最强音,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创新劳动奏响时代最强音

    车架生产一直是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的瓶颈工序,车架工段长穆杏村大胆创新,对生产线进行了十多项改进,对作业流程、生产工具和班组管理进行了创新,使企业连续数月创车架总产量过万台记录,在全国同行业中一跃领先。

    我市新时期劳模正用创新劳动诠释着劳模精神,这些超越时空的精神特质正在不断结晶,汇聚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

    “劳模,不光要自己进步,还要义务带动更多的人共同进步。”青岛供电公司继电保护班班长夏晓宾把自己的过硬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班组成员,带出了30多名高学历徒弟,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一流技术骨干。

    一手打造了中国北方沿海最大港口物流企业的青岛港物流分公司经理王炼强,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创先河开通了国际贸易业务,三年实现收入6.5亿元,创利税1.6亿元,职工工资也保持在青岛社平工资2.7倍以上。

    “我们80后也是好样的!”拿过多个技能大赛冠军的青岛公路管理局职工王洪勇言语中透着自信。经过刻苦训练,这位80后小伙可以用挖掘机切灯泡、投篮球、挂衣服……粗壮的机械手在他面前,宛如“自己伸出去的手”。他在全国机械王大赛中,一举击败国内多位顶尖高手,荣膺金牌机械王状元,成为众多工友眼中的明星。

    在全国劳模许振超的感召下,青岛港又涌现出徐万年、皮进军等一大批先模人物。以德为重、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振超精神”成为了青岛港码头工人的时代精神……劳模精神成为时代风尚和社会主流,成为凝聚全市职工不断 “寻标、对标、达标、夺标”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弘扬劳模精神,市总工会、市劳模协会开展了劳模精神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在劳模精神的引领下,我市广大职工以争创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等活动。知识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层出不穷,“首席工人”、“首席技师”遍地开花,在全社会唱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主旋律。

    温暖送到每位劳模心中

    来自东北农村的农民工王芳江,如今已成为地道的青岛市民。

    1999年,王芳江从老家吉林农村来到青岛,在青岛海丽花边织带有限公司做修理工,后成为修理班长和技术骨干,并被评为青岛市劳模,市总工会按相关政策,将王芳江一家三口的户口从东北农村迁到了青岛。多年来,在市总工会的帮助下,我市已有300多名符合条件的劳模及家属有了青岛户口。

    为了更好地为劳模服务,市总工会、市劳模协会建立了劳模管理电子档案,详细记录劳模各项情况,并实行动态管理,使劳模管理和困难劳模帮扶救助,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

    市总工会还建立起困难劳模救助资金,为全市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平均养老金以及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劳模发放慰问金和救助物资。7年来,共筹集资金2120万元,慰问救助各级劳模2万余人次。同时,发挥劳模协会的作用,开展了劳模携手活动,让有条件的劳模与困难劳模结对,使生活困难劳模得到长期帮扶。

    多年来,市总工会还组织全国劳模健康查体、向老劳模赠报等服务活动,并协调有关部门,为劳模在医疗、住房、入住老年公寓、殡葬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各界的关爱送到每一位劳模的心中。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资深美女火枪手出枪仅6秒 20年工作零缺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