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青岛头条 > 正文

青岛646万元重奖科学家 两位七旬教授获最高奖(图)

来源:青岛晚报 2012-04-13 15:06:35

    昨日上午,我市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2012年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暨科技创新大会,150项科研项目获得表彰,奖励总金额高达646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一所研究院袁业立,青岛科技大学教授韩方煜,分别获得2011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两人将平分百万奖金。巧合的是,两位科学家今年都是74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为两位教授颁了奖。

    50年研究,为大海做预报

    “在我的理解里,科技最高奖有点终身成就奖的感觉。 ”昨日上午,拿到科技最高奖的袁业立显得有些激动。谈到政府重奖的50万奖金,这位研究了一辈子海洋的老科学家说,要把奖金全部用在鼓励自主创新的年轻人上,“我打算用这50万成立奖励基金,专门授予在海洋科研方面有所创新的年轻人。 ”

    作为国内物理海洋学界的元老级人物,袁业立在海洋环流、波浪理论、海洋遥感、海洋数值模拟诸方面多有建树,曾以国际著名科学家身份参加美国宇航局主持的海洋及海气界面交换试验研究。

  “就像陆地上大家出门要看天气预报一样,我做的工作就是给海上作业的人提供各种预报。 ”袁业立开玩笑说,自己近50年的研究其实做的就是 “海上天气预报员”。现在已经74岁的他坦陈自己有一份 “大海情结”,每天还帮着做课题,同时还不忘培养接班人,多年来坚持在科研一线带新人、培养博士生。 “现在都提蓝色硅谷,把科技、产业和市民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看到这样的大发展方向我觉得特别开心。 ”现在,袁业立正忙着带着五六个博士生一起做课题。

  “有课题就一直做下去嘛。”袁业立这样告诉记者。

  62岁下海,把论文变商品

  “我62岁下海经商,简单说来就为了一个目标,就是不愿意学术上辛辛苦苦钻研出来的一篇篇论文锁在抽屉里,我要想方设法把它们转化成商品卖出去,这才是实现科研的价值所在。 ”韩方煜曾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今年又获得了青岛科技最高奖。他笑着告诉记者,他创办了三家流动资产值上亿的公司,事业才刚刚起步。

  从一名高校博士生导师,到一名成功的商界人士,对于这两种身份与角色,韩方煜还是更喜欢别人把他当成一名学者,但是把科研成果卖出去是他最完美的追求。MDI精馏精制工艺、碳四分离技术开发、稀土异戊橡胶生产新技术及产业开发、ECSS工程化学模拟系统……这些看上去让人们颇感陌生的研发技术,有多项是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

  说起创办公司的初衷时,韩方煜笑着说,公司最初是靠一支由十几名退休老教授组成的团队起家的。 “我们有的教授研究了一辈子异戊橡胶,愣是看不到它转化成为产品,这种学术研究有什么意义与价值? ”韩方煜告诉记者,他最喜欢庄子的一句话,“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于是退休后的他创办了第一家公司-伊科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相关链接

  德籍教授获合作奖

  德国帕德博恩大学教授曼福瑞德·帕尔等6位外籍专家获得了国际科技合作奖。帕尔是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创始人之一。从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输送了460名学生到德国实习进修,攻读学位。帕尔教授1993年初次来青岛做学者访问。他有一个心愿,就是如何更深入展开中德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青岛和德国在近代史上有深厚的渊源,我刚到青岛就被这所城市的大海、沙滩、崂山深深吸引,对这所城市产生了感情。 ”帕尔笑着说。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科技大会颁出50万大奖 李群授奖张新起讲话(图)
下一篇:黑龙江路立交桥明日全线通车 南北最大堵点畅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