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时政类> 2012青岛两会> 青岛两会日记> 28> 头条 > 正文

市政协委员进谏文化强市 建议建一支市级舞蹈团

来源:青岛日报 2012-03-28 08:55:19

文化艺术界委员正在讨论发展文化产业有关提案

    “加快打造文化强市”,“向现代海洋文化名城迈进”,“建设文化青岛”,这些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城市未来文化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同样也为来自不同界别,尤其是文化艺术行业的政协委员们所关注,多位委员直言“进谏”,为“文化强市”战略寻找可行性路径。

    别让大剧院成少数人“沙龙”

    青岛作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与使用在会上成为委员关注的热点。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纪生委员建议:要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范围,实现公共文化场馆无障碍、“低门槛”进入。

    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老委员于少华则重点就青岛大剧院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他看来,文化设施的门槛应当针对普通市民再放低一些。“尤其是作为岛城高端演出设施的大剧院,更不应当成为较高消费群体的‘沙龙’,应该让市民都有机会共享城市文化与文明建设的成果。”

    他建议,首先开展一项针对学生群体的公益惠民工程,保证在校的中小学生每年每人可免费进入大剧院一次,“不是去看公益演出,而是与其他付费的观众一起,共享商业高端演出。”

    一直致力于交响乐的普及惠民、并经常把公益演出开进大剧院的青岛交响乐团首席、副团长刘玉霞认为,单纯凭借一个青岛大剧院还远不能满足市民的演出消费需求,“一座城市应当按照不同的专业门类和发展区域,多建一些中小规模的专业演出设施,给市民更多选择的权利和内容。”

    用“视觉艺术之都”重新定义青岛

    “视觉艺术之都”是青岛市美协副主席、青岛画院专职画家宋文京在此次政协会上提出的新概念。他认为,青岛一直在打造音乐之岛、影视之城和帆船之都的城市文化品牌,却忽略了城市在美术领域所具有的特色资源优势。“青岛在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篆刻、水彩、摄影等不同艺术门类都有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领军人物,并且老中青梯队健全,青岛理应整合这一优势资源,亮出自己的美术名片。”

    宋文京建议学习深圳观澜国际版画基地的建设,创建包含艺术生产、市场、展览、研讨交流和教育培训等完整产业链条的美术创作基地,同时以官方参与主办的模式,定期举办国际性的高端艺展,塑造与推介艺术青岛的国际形象。

    青岛创意100的负责人邓斌委员,也结合青岛音乐之岛的打造和联合国“音乐之都”的申报,提出青岛应当建设音乐普及的平台,创建集乐曲的生产、销售、音乐人才的引进,以及演出培训和相关书籍音像门店于一体的综合性音乐场馆。

    创意产业园不能缺失创意

    青岛时空演艺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钢委员将矛头直指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

    他认为,目前许多产业园区的建设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常常是占地面积巨大,却没有多少文化创意价值和元素在里面。

    “要做强文化产业,既要有具体的优惠政策做引导,又要以具体的产业大项目做带动,而不应把眼光只盯住产业园区的建设。”

    青岛市崂山区审计局孙仁杰委员则更加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园区内与文化主题不相适应的业态占的比重过高,造成创意产业区创意缺失的局面,“在当前国家对房地产进行严格调控的大背景下,一些开发商打着建设文化产业园的名义进行投资,文化产业只是幌子,实质是房地产开发。”

    他建议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避免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同时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扶持力度和动态管理。

    新建一支“市级舞蹈团”

    市歌舞剧院曲艺团团长孙永芬委员一见记者就如连珠炮一般:“政府应加快艺术院团体制改革步伐,让大家尽快找到方向,避免过渡期的焦虑与涣散。改革的框架和地基有了,房子怎么盖,布局是关键。”

    她提出了目前歌舞剧院在舞剧创作中所面临的人才缺失困境,并“直谏”:应新成立一支市级舞蹈团,为广纳贤才提供平台,在此基础之上,在保障院团的专业艺术水准的同时,实现院团人员的分流。孙永芬认为,这些分流人员完全可以转化成为从事基层文化普及和辅导的新生力量,从而在专业艺术院团形成普及与提高并行不悖的多元化的文化服务格局。(李魏)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搭建专属金融平台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下一篇:利用基层诊所开展托老服务 服务可用房产代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