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时政类> 2012青岛两会> 小头条 > 正文

热议统筹全域空间

来源:青岛日报 2012-03-28 08:06:54

    加快组团发展加强城乡统筹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我市将加快组团发展,以四方、李沧、平度、莱西和全域镇村建设为重点,加快北部区域崛起,缩小南北差距、城乡差距。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汤吉庆代表认为,要想缩小南北差距、城乡差距,就要结合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这一宏伟蓝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共进,积极推进各个组团居住条件、服务设施、公共环境的均衡发展。目前看来,城市南北、城乡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北部区域,服务设施和公共环境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在市政设施普及率、交通便利程度和生态文明几个方面,下一步,重点加快建设董家口港城、鳌山湾新城、新河新城、姜山新城、空港新城、北客站枢纽、世园生态都市新区、红岛区域组团。

    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城市核心区要逐步完善快速主干路网,优化重点区域路网结构,并合理调整城市路网快、主、次、支比例关系,全力打造便捷、完善、畅通、人性化的青岛道路交通系统。农村路网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2012年将主要推动农村公路干道向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延伸,改善农村区域出行条件。

    在生态文明打造上,也将采取主城区和北部农村并重的形式。其中主城区将进一步增加绿量,提升完善功能,为百姓打造更加方便、功能更强的休闲活动场所。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上,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012年着力建设20个生态文明镇和60个示范村,以点带面,推动公共环境快速改善。(崔武)

    做优做美东岸城区

    以胶州湾为核心,东岸老城区重在做优做美,西岸城区重在做大做强,北岸城区重在做高做新三城联动,各有特色,又互相关联。

    李沧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傅明先代表认为:三城联动海湾型大都市的规划格局,把地处胶州湾东岸地理核心的李沧由大青岛发展的腹地推向了最前沿,使李沧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李沧区要加快实现 “四个转变”,切实做优做美。一是加快由传统生产功能区向现代服务功能区转变。依托东中西三个功能区建设,西部,大力推进交通商务区核心区建设,充分发挥青岛铁路新客站“引擎”作用,打造青岛新的商务总部聚集区;中部,以争创国家级商贸业集聚示范区为目标,加快打造辐射半岛的 “一站式购物天堂”。东部,以2014青岛世园会园区为核心,打造国际一流的生态都市新区。二是加快由过境交通向交通枢纽转变。实施世园大道-唐山路、金水路等“横向”干道打通工程,形成更加完善的路网体系,让人流进得来。同时积极打造消费热点,让人留得下。三是加快由工业大区向生态新区转变。今后五年,高标准建设8座山头公园,新增绿地100万平方米,完成山体补绿150万平方米,完成剩余21.4公里河道整治,绿化覆盖率达到43.5%,基本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四是加快由城乡结合部向城市核心区转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基层基础入手,积极探索实践,确保由城乡结合部向核心区的转变过程中转得快、转得好、转得稳。(崔武)

    抢抓战略机遇 建设北岸新城

    “全市加快实施‘三城联动’战略,为城阳创造了发展机遇,明确了发展方向”,城阳区委书记、城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立杰表示,城阳区将立足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北岸新城。

    以项目为引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突出蓝色经济的引领作用,加快发展以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金融会展、现代物流为重点的高端服务业,以高速列车、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汽车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滨海旅游、游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为重点的蓝色产业,夯实发展基础。

    以全域城市化为目标,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坚持组团式布局、小镇式建设,加快实施新一轮旧村改造,推进白沙湾、动车小镇、机场西侧等重点区域开发,发展低密度、生态化、低碳环保型商住项目,年内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74%。以众多穿城河道为轴线,全面推行“密植混交、乡土多彩、生态自然、碳汇平衡”式绿化,加快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屏障,年内全区林木绿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7%、41.5%。

    以显著改善民生为目的,加快建设幸福城市。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61%以上。完善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投资2000万元,实现重大疾病救助病种全覆盖,保持低保户大病救助“零负担”。加快学校规范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营造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浓厚氛围。(崔武)

-
相关链接

上一篇:直击提案组工作
下一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候选名单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