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时政类> 2012青岛两会> 小头条 > 正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青岛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2012年3月24日在政协第十二届青岛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来源:青岛日报 2012-03-25 12:53:58

    一、四年来主要工作回顾

    (一)立足有为,提升境界,在履职理念上实现了新突破

    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共同理想来追求,作为共同价值来坚守,作为共同使命来担当。

    谋划科学的履职思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科学务实、履职为民”的新理念,形成了“搞活、干实、做精”政协工作和“1/365”(少而精)的工作新思路。

    大兴优良的学习新风。改进文风、会风、学风,利用理论中心组读书会、政协例会、专题学习报告会、委员活动组等形式,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中共十七大和省委、市委一系列会议精神。

    (二)立足大局,提升品质,在促进发展上实现了新突破

    抓住重点建言献策。组织委员开展各类调研活动46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和建议198份,其中向全国、省报送提案建议65份。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低空开放”的建议,被中央采纳,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强网络游戏监管的建议,国家有关部委联合推出“绿坝-花季护航”上网过滤软件和网游软件分级管理规定;提出加快推进渤海海峡(南桥北隧)跨海大通道项目的建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十二五”期间战略性规划研究项目;提出强化全民国家意识,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建议。在全国、省“两会”上提出的抓城乡就业、抓社会保障、控制物价建议,被转载采纳。提出“以推动中韩车载物流实现常态化为重点,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先试区”的建议,得到国家、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中韩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协定》。在省、市两会上提出的打造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整合港口资源、以港口集群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等建议,分别被列入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和省市“十二五”规划。

    紧扣中心协商议政。围绕新百年、大青岛的重大战略问题,开展全会协商4次、常委会议21次、专题讨论会8次、主席会议47次。提出的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系列化建议,城乡规划、产业、市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班子建设八个一体化的系列调研报告,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推进转型升级、高水平筹备2014年世园会、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建议和协商了胶州湾东、西、北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等。

    着力助推文化建设。提出了保护挖掘利用“齐鲁”、“秦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帆船之都、八大关历史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建议。协助全国政协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政协主席》,在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播出。编辑出版了《青岛帆船运动百年史话》、《山东区域文化通览·青岛卷》等多部文史资料。

    积极服务对外开放。坚持抓重点、多交流、重招商、见实效,加强与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的民间往来。向省、市领导提出了加强对台的中高层互访、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民间文化旅游、社会和企业管理、生态环保、宣传舆论等“七个交流对接”的建议。协助促成了青岛与台湾客货班机直航、青岛至法兰克福航班开通、海峡两岸精致水果交流展在青举办。协助促成中德中小企业峰会及新能源论坛在青举办、中德生态园落户青岛开发区并上升为中德两国政府战略合作层面。

    (三)立足为民,提升宗旨,在构建和谐上实现了新突破

    关注民生促稳定。扎实开展“撰写一份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开展一次调研活动、参加一次视察、参与一次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等活动,共提出提案3581件,反映社情民意1383条,均得到有关部门的认真办理落实。

    社会公益暖民心。积极开展“送医进村镇到社区”、“送法进万家”、“送科技文化下乡”、“送金融服务进企业”等公益活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市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职工捐款捐物总额达2800余万元。组织企业界委员赴贵州安顺、铜仁等地开展对口扶贫。定点帮扶胶州市里岔镇河北村、即墨市移风店镇后古城村,先后筹集帮扶款680余万元,引进项目26个。

    团结合作构和谐。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完善民主协商形式,建立党组成员联系和定期走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等多项制度,协调解决了相关保障等问题。

    (四)立足实践,提升活力,在创新发展上实现了新突破

    创新政协履职形式。主动登门协商,变过去单一的党政部门征求意见为双向磋商互动。建立完善市民代表旁听政协会议等制度,拓宽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探索提案跟踪落实与民主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和方法,开展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重点提案督办、提案“二次办理”、“提案双向民主评议”等活动。市政协社法委成立了政协委员关注民生、和谐司法民主监督团,与公检法部门共同努力,促进了司法公开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了39起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创新委员活动方式。健全“界别+区域”委员活动组模式,将市政协委员按界别划分了26个活动组,按区域划分了24个活动组。发挥住青全国、省、市和区市政协“四级委员”,市与区市“两级政协组织”,政协机关部门与参加单位“三个联动”机制作用。

    (五)立足长效,提升素养,在自身建设上实现了新突破

    推动政协“三化”建设。先后2次对全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总结,召开了全市政协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加强和推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市政协制定出台了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常委会议纪律、政协例会等制度。

    激发政协工作活力。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岛城先锋”活动,打造“政通协和”机关品牌,建立政协机关目标任务、责任落实、监督考核“三个体系”,开展“三性、五力、七事”(党性、悟性、可靠性,理解领会力、履职创新力、落实执行力、团结战斗力、拒腐免疫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善共事、不误事、不坏事、不出事)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

    二、科学务实、履职为民的体会

    (一)政协履职置于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支持。人民政协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好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真正使政协工作融入党的全局工作之中,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健康发展。人民政协来自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履职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政协开展工作的根本宗旨和核心理念。

    (二)政治协商依于宪法和政协章程促各方和谐。政治协商必须充分体现政协的党派特点和界别特色,有针对性地做好社会各界的宣传引导、释疑解惑、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努力使政治协商的过程,成为促进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之间团结和谐的过程,成为各种利益、各种关系协调一致的过程,成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过程,形成民主和谐、合作共事的政治氛围。

    (三)参政议政在于围绕中心抓好大事。紧扣大局才能找准位置、体现价值,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人民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把精力放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总体把握上,放在对改革开放发展稳定深层次、带规律性矛盾的分析上,放在对党委政府关注的大事难事对策研究上,确保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

    (四)建言献策基于务实调研可操作性强。开展专题调研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建言权。政协调研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察实情、听实话、求实招,在“实”和“精”上下功夫。

    (五)民主监督寓于委员视察提案建议跟踪落实中。政协民主监督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选准角度,把握尺度,拓展广度,体现深度,完善制度,以创新形式为基础、规范制度为保障、监督评议为手段、支持帮助为目的,与委员视察调研和提案建议的跟踪、督办、落实、反馈互动相融。

    三、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

    (一)加强学习,在夯实思想政治基础上有新加强

    要不断强化学习理念,创新学习方法,拓展学习内容,深入学习人民政协理论、统一战线理论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认真学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新思路新部署,保持高度一致。

    (二)积极履职,在助推率先科学发展上有新举措

    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开展协商议政和建言献策,拿出更多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成果。要切实把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政协履职的重要位置,高度关注民生,组织委员运用提案、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建诤言、献良策,保民生、促发展。

    (三)汇集力量,在促进各方团结和谐上有新进步

    要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宣传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积极推动社会各界的大团结、大联合,努力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五个关系的和谐。

    (四)改革创新,在永葆生机活力上有新成效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以更大决心和勇气促进各项改革,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要不断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进一步明确协商内容,规范协商形式,完善协商机制,切实发挥政治协商在推进科学民主决策中的作用。

    (五)强化素质,在提高履职能力上有新提升

    要立足促进党派合作、突出界别特色、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加强专门委员会和机关建设“五位一体”,以坚定的信念、创新的精神、良好的状态、务实的作风,全面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参与重大方针政策的协商讨论及其履行职责的各种活动。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委员分组审议有关工作报告
下一篇:孙德汉作常委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