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国家级贫困县名单11年来首调整 在列县拒绝脱贫

来源:新京报-- 2012-03-23 14:25:39 字号:TT

    靠行政力量难完全消除贫困

    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可以缓解贫困,但很难从根本上利用行政力量完全消除

    592个“贫困县”的总数是1994年确定的,这个名单的上一次调整是在2001年。

    11年之后的这次调整,是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作出来的。不过,按照这个纲要的要求,各省应该实现“重点县”数量逐步减少。

    为减少阻力,纲要还特别说明,“重点县”减少的省份,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减。

    此次“脱贫”的38个 县只占重点县总数的6.4%。也就是说,经过10年的扶贫,绝大多数“重点县”仍然不能脱贫。

    林万龙认为,不能简单从数量上否定中国的扶贫成绩。

    2011年11月,国新办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透露,从2001年至2010年,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658元人民币增加到11170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7%,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林万龙说,以前认定贫困,是“吃不饱饭、穿不上衣”的绝对贫困标准,现在已明显不同。只是相对于其他地方,还比较落后。

    在林万龙看来,一个地区的贫困受到自然资源、基础条件、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可以缓解这些影响,但很难从根本上利用行政力量完全消除。

    【影响】

    “摘帽”县 担心一些地方返贫

    河北省涉县这一次被调出“贫困县”,这是涉县1984年以来第一次摘下这个帽子。

    一直努力的“脱贫”目标实现了,但是涉县扶贫办副主任李运生却很难打心眼儿里高兴。在他看来,没有了国家支持,很多事情很难办。

    首先是财政扶持资金没有了。李运生说,专项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四税返还”加起来,扶贫资金每年能有一亿元,而涉县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10亿元,现在这笔资金一下子没有了。

    因为不再是国家级贫困县,之前的帮扶单位也会撤出。

    不过,涉县对被“摘帽”早有思想准备。李运生坦承,“这几年涉县的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都比较高了”。

    据他介绍,这次河北省评选国家级贫困县,就是按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排队,用数字说话。所以,被“摘帽”也没什么话可说。

    面对即将“脱贫”的现实,县里开了会定下调子,“不能松劲儿,别一下子断了档”。国家如果不支持了,扶贫工作再推进三年,县里自己每年拿出1000万,对贫困村重点扶持照顾。

    在李运生看来,摘帽的后续影响有些还没显现出来,他担心一些地方可能要返贫。而且,作为财政支柱的两个大企业已经开始不景气,财政收入任务完不成了。“再想办法吧。”李运生说。

    “戴帽”县 抓住机会多上项目

    和涉县同属河北省的平乡县,此次从省级贫困县“升格”为国家级贫困县。

    在网络论坛上,一些平乡人议论说,“我县确实贫困,国家级贫困县当之无愧”。

    平乡县委书记李江山说,他们没有争过贫困县的名额,省里按2009年的数字按顺序排下来,轮到谁就是谁。

    李江山告诉同事们“要冷静”,贫困县是个落后的帽子,不要当做一个荣誉,迟早是要摘的。

    不过,他也承认,贫困县的身份带来了一些以前没有的资源,比如会有单位来帮扶。他认为,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多上项目。

    【背景】

    1986年,我国正式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首次划出273个国家级贫困县。

    1994年,国家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个名单扩大为592个。

    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发布,取消了沿海发达地区的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数目,但总数依然为592个,同时将“贫困县”的提法改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指出,“原定重点县支持政策不变。各省(区、市)要制定办法,采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重点县数量逐步减少。重点县减少的省份,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减。”(记者 宋识径)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