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大沽河将成青岛绿色脊梁 蓝带绿轴相映互生

来源:青岛晚报 2012-02-08 15:12:50

    三区五湖九湿地

    “十二五”末大沽河流域将成青岛“绿色脊梁”

    目前,《青岛市大沽河流域保护与空间利用总体规划》已通过审批,规划中确定,大沽河流域是青岛市的生态绿轴,是确保青岛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青岛市重要的水源地,是统筹沿岸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规划将大沽河流域建设成为贯穿南北的防洪绿色安全屏障、旅游休闲健身的自然生态景观长廊、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聚集带、滨河特色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蓝带”“绿轴”相映互生

    如果说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那么大沽河就是青岛的母亲河。在水利部门提供的大沽河流域图上记者清楚地看到,大沽河流域内有两座大型水库和7座中型水库,大中型水库兴利库容约3.92亿立方米,占到了青岛市大中型水库的60.33%。由此可见,大沽河是青岛市最重要的水源地。大沽河综合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泽被后世的工程,综合治理的成效可概括为:三区五湖九湿地、绿道连通十五点、二十二桥跨两岸、二十五闸水相连。

    “蓝带通五湖”,通过河道整治,形成连续水面,形成南北蜿蜒的河流蓝带,与干流沿岸的莱西湖、青山湖、东湖、桃源湖、棘洪滩水库五大湖泊相连通。

    “绿轴连三区”,加强河流两岸风景林、防护林的建设,形成大沽河生态绿轴,连接河口湿地旅游区、莱西湖生态观光旅游区、故城文化及田园生态旅游区三大滨河旅游区。

    其中,河口生态旅游区自李哥庄滨河段至入海口的区域,环胶州湾高速以南为河口湿地保护为主的河口湿地涵养段,以北为近海城市发展段,包括桃园湖、胶州东部城区滨水公园、少海新城观光区、李哥庄镇区滨水公园等旅游节点。

    莱西湖生态观光旅游区自潴河岔口至莱西湖北端,包括莱西城区滨水段及莱西湖(产芝水库)周围滨湖地区。莱西湖周围滨湖地区又包括莱西湖景区、日庄滨湖度假园、小埠阴汉墓群等旅游节点。

    故城文化及田园生态旅游区以大小沽河交叉口标志性景观与故城文化遗址、汉墓群文化遗址为核心,加上田园度假、民俗文化、种植体验等设施项目,打造富有特色创新性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百公里水面首尾相连

    青岛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于诰方认为,生态治河、突出景观、治理中突出打造数字化大沽河是本次治理的三大亮点。

    “本次治理首要的一个亮点是注重生态,大部分护岸在考虑防冲的前提下都采用了生态护岸,注重生态系统的完整。”于诰方说,大沽河的护岸工程中,许多生态材料在青岛地区都是首次正式使用。首次采用的生态材料中,就有生态护岸袋。这种生态护岸袋采用抗老化材料制成,袋与袋之间连接固定后,在满足抗冲的前提下,袋内自带草种发芽后在堤岸上形成一道绿色的景观。于诰方说,此次规划中专门预留了9500万立方米的入海水量,这一水量占大沽河径流量的20%。 “通过让适量的河水流入大海,为河口的鱼虾生长提供支持,为保持河口的生物多样性环境提供支撑。 ”

    在生态景观上,通过本次治理,大沽河河道水面面积将由目前的21平方公里增加到40平方公里,形成百公里首尾相连的连续水面。

    能够达到这一效果,与大沽河干流中计划新建的10处拦河构筑物、同时对原有拦河构筑物进行整修或重建密不可分。这些计划完成后,大沽河的总拦蓄水量将达8700万立方米,新增拦蓄水量43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两座中型水库的库容。而由于拦河构筑物内的水体可以不断补充,这10座新建拦河构筑物每年可提供使用的实际蓄水量可达1亿立方米。

    此外,本次大沽河治理中,还将在大沽河下游小涧西北侧桃源河段规划建设水面面积5平方公里的桃源湖,有效调节与利用汛期水量。

    上述工程的实施,在充分发挥大沽河水量调节阀功能的同时,也使大沽河形成“下看是水库、上看是瀑布”的生态景观,打造百公里水面首尾相连的景观。

    在打造水面景观的同时,随着大沽河堤防工程的实施,大沽河干流的防洪能力将由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

    培育百家百亩家庭农场

    按照《大沽河流域保护和空间利用总体规划》,我市将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优势,积极优化“北果南菜”的农业总体发展格局,打造一批山东省乃至全国水平的现代农业基地,将大沽河流域建设成为“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聚集带。这一总体目标,为大沽河沿岸现代农业发展勾画了宏伟蓝图。

    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到2015年区内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0%,节水灌溉面积100%。进一步强化各项扶持政策,到2015年,整个区域70%的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关系长久不变,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和专业种植大户集中,到2015年,整个区域重点培育100家经营规模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 (种植大户),同时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生产基地,到2015年,区域内规模农业面积达到50%以上。

    根据大沽河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市农委规划的80个现代农业标准园作为建设现代农业聚集带的载体,通过高标准建设50个高效优质蔬菜园、25个优质果品标准园和5个蔬菜果品种苗繁育中心,在大沽河两岸一公里范围内,结合生态旅游、观光度假,建设一批集生产经营、科技示范和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档次的优势高效蔬菜标准园。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迎接第十一次党代会 青岛今年加快城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