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 正文

守望老字号老行当老手艺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2-01-18 07:30:14

守望老字号老行当老手艺:穿越时光 质朴恒远

    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听着“不欺客,要实诚”的朴素道理,心生温暖,回味良久。老字号、老行当、老手艺沉淀下来的不仅是对昔日的记忆,还有值得传承下去的职业信念,比如热爱,比如坚守,比如真诚,还有信心和希望……

    “谦祥益”情结抹不去

    眼看就要过年了,73岁的高焕花一步步踱进她的布店,“不来怎么行啊,不来想得慌。”高焕花与熟人打着招呼。她戴上套袖,打开门楣上写有“进口布料”字样的店铺门,拿起长长的挑竿打开灯,把堆在墙角的一卷卷绸布小心翼翼地挪到门口,接着走进对面门头写有“精纺毛布”的铺子,用笤帚仔细地掸掸布上的灰,然后,她戴上老花镜,翻起报纸。

    “奶奶,生意好吗?”

    “哪里好,这些货愁得我都要掉眼泪了。一个人也没有,处理都处理不了。”她指着过道上写着“大削价,纯毛格子原价80元/米,现价28元/米”字样的几卷布说,“嫚,我和你说。卖布这个行当不行了。”说起店里的生意,老人不停地摇着头,“过去的人认识布料,现在的年轻人只看花色,不识布料的好坏。”边说她边捶捶自己的腿,“我的腿疼得要命,心里更是愁得慌。”

    高焕花的三间布店位于小鲍岛民俗村二楼,一间放毛料布,对面的铺子卖丝绸,还有一间铺子卖纯棉布。三间铺子规模不小,整整齐齐、各种颜色和花样的布料一眼望去更是颇为壮观,只是有些冷清。记者待了一上午,就见到三四个人来割布。

    高焕花告诉记者,她原来在北京路的谦祥益商厦卖布,2009年6月搬出来,虽然现在的店面地角不好,但因为房租低,她还是搬到了这边,她自己给店另起了个名字,叫萬祥益。“三年来年年亏损。”但说起过去的经历,她又颇为自豪,“年轻时进货,哪里我都跑遍了,香港、珠海、流沙、杭州,上海毛纺厂、杭州丝绸厂、扬州毛纺厂,这些布就是从这些地方进的货。2000年以前,尤其是1993年、1994年的时候生意最红火,一天最少卖五六十米的布,一天卖个三四千块钱很平常。顾客不光是青岛人,外地人、外国人也很多,过去‘上青天’的名号很有名,外地人到青岛来是一定要带些纺织品回去的,他们就去谦祥益买。”

    “我这儿真丝就是真丝,化纤就是化纤,是仿真丝的,就不会当真丝卖。货要实实在在,我不糊弄人,俺家全是回头客,你看这些布都带着牌子,标着货号、匹号、色号、匹长,我们卖货是很忠实的。”高焕花说。

    中午十一点半,老顾客、61岁的王女士走进店里。“媳妇,来了啊。”高焕花喜欢喊比她年轻的女士“媳妇”。“老姐姐,明天中午要去参加婚礼,得做条裤子,什么样的好啊?”“毛的上档次,做裤子板正,熨起杠杠来好看。”“哪个是毛的,给我挑一个吧。”“这是毛的,这也是毛的,毛的不沾灰,冬天就穿毛的。”“哪个好?”“这个最好,中国三毛的,多好看,喜欢这个蓝的吗?”“明天上午能拿到吗?”

    高焕花立即拨通了店里裁缝的电话,然后告诉王女士,可以的,今天下午就做。

    过了一阵子,一位小伙子来买缎面,高焕花拿出了样卡,仔细核对和小伙子拿来的颜色,她认真地说,家里有几麻袋的样卡,干一行就要专一行。

    下午一点,老主顾老刘来找高焕花聊天,“老姐姐,卖了多少年的布了,还干啊,别干了,回家摆个摊。”“不行啊,这些布都是宝贝。这两年,高密的、黄岛的、平度的都来找我,问我搬到哪里去了。”高焕花说。(记者 何俊)

    做蜡烛的手艺愿免费传

守望老字号老行当老手艺:穿越时光 质朴恒远

    在胶南市海青镇修七元村,提起王文开,没有不知道的。尤其是临近过年,到他家买蜡烛的络绎不绝。从1979年开始,他做蜡烛已经33年了。

    走进王文开的家中,首先看到的就是他摆在桌子中间的20多种红色蜡烛。“临近年根儿,这会儿主要是卖蜡烛,已经不做了!”王文开说。平时,王文开主要加工白蜡,过年的时候才加工红色蜡烛。

    王文开说,虽然现在不限电了,可是到夏天刮风下大雨,很容易把电线杆刮倒,所以各村里的小卖部都有蜡烛卖。现在,他一年能做上三四吨的白蜡烛,挣万数来块钱。

    红蜡烛是王文开收入的大头。一年做一万多对红蜡烛,收入在三万元左右。王文开说,不愁销路。

    做红蜡烛要先将白蜡用大锅融化,然后加上红色的颜料。将融化的石蜡倒入模具中,就产生大小不一的蜡烛。红蜡还要经过一道刻版的工序。

    提起刻版,王文开格外兴奋,在他看来,制的蜡好不好看,是否与众不同,就靠这一步了。所谓刻版,就是要用木头刻出模具,然后把图案印在蜡烛上。这需要自己设计,然后请木匠给刻出来,难就难在要设计好图案和所用词语。

    王文开有五十多套刻版,他说,自己新刻的版比较好卖。比如,今年他就设计了有龙的图案及“普天同庆,新春佳节”字样的最新刻版。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村里原先五六个做蜡烛的,现在也只剩下了王文开。59岁的老王说,儿子媳妇不愿学这门手艺,都外出打工了。他说,谁想学这门手艺,他可以免费辅导,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韩光亮 张海铎 秦云飞)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实录2000里顺风车去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