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青岛最后的绿皮车:常超员100%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2-01-16 07:06:04 字号:TT

青岛最后的绿皮车:常超员100% 喝水取暖靠锅炉

青岛最后的绿皮车:常超员100% 喝水取暖靠锅炉

青岛最后的绿皮车:常超员100% 喝水取暖靠锅炉

    在青岛站,每天早晨7点28分,都会有一辆“绿皮车”从青岛站发出,在运行11小时后,抵达菏泽。

    这是一趟有着几个“最”之称的列车:历史最长、设备最老;速度最慢、路线最偏;票价最低、超员最多。今年春运结束后,这趟被称为“民工专列”的火车,将和随车的几名老乘务员一起光荣退休。

    1月13日,记者从青岛跟随5026次列车前往菏泽,一路感受这趟承载“最后春运”使命的绿皮车。

    超员 “百分之百”成常态

    列车长巡查车厢,需穿越“人墙”爬过行李包,一趟下来得个半小时

    早晨6点40分,记者来到站台上时,5026次列车已静静地停靠在这里了。

    开始检票后,与扛着大包小包挤上5026次列车的汹涌人流相比,相邻的空调车则冷清了许多。当火车准点离开青岛站时,除了为城阳站、胶州站预留的车厢和卧铺外,其他车厢都已满满当当,不少乘客站在了车厢过道以及风挡连接处。

    8点05分,列车停靠沧口站。放眼看去,这个并不大的车站上挤满了人。“不要挤,大家都能上去”、“往里走,不要在过道里站下”,因为上车的人实在太多,乘务员只能在站台上一边疏导大家排队,一边扯着嗓子喊。不少人带着大件行李,列车长和其他乘务员不停地用手拍着车窗玻璃,示意有座位的先坐下,然后再摆放行李。“一站上了200多人,只有几分钟的停车时间,确实紧张。”当列车缓缓驶出沧口站时,列车长王明建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

    城阳、蓝村、胶州,每停靠一站,都会有几十到几百人上车。当列车驶离胶州站时,大部分硬座车厢的超员率超过了50%,最多一节车厢的超员率竟然达到100%。通过一节25米长的车厢,虽然过道上所有人在听到“麻烦让一让”后都会尽量移动身体,但记者还是用了8分多钟。当通过一处风挡连接处时,由于重大的行李挡住了去路,巡查的列车长只能从行李上爬过去。这一趟巡查,他整整用了1个半小时。

    面对拥挤的车厢,在“绿皮车”上工作了43年的梁景宝连称 “人还不算多”。在他的印象里,春运峰值期,每节车厢超员率都是百分之百。人到底多到什么程度,梁景宝说,如果他要查看车厢情况,喊破喉咙过道里也闪不出地方。“只有征得有座位的乘客同意,让他们起起身,跨过椅被从座位上通行,然后再用毛巾把座位擦干净。”

    而列车长王明建说,有一年春运值班,一个女孩子找到他,说上厕所等20分钟了,里面的人还没有出来。王明建前去敲开门一看,一平方米多一点的厕所空间里竟然塞了8个人。“我们都有经验,在超员百分之百的时候,就不敢喝水,否则根本挤不到厕所边。”

    喝开水取暖全靠烧锅炉

    列车靠站时,列车员在站台上倒满水,然后把乘客杯子从车窗递回车厢

    “同志,有开水吗?”在这趟车上,除了回家,乘客提出的最大愿望,就是喝上一杯热水,然后吃点自带的饭。尽管车上的盒饭最便宜的只要3块钱,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舍得买。

    但是,喝上热水这个简单的愿望有时候也显得很奢侈。和空调车及动车不同,这趟车上没有电热水炉,热水只能靠乘务员用煤来烧。开水烧好后,再由乘务员装到保温桶内,用推车推到每节车厢。然而,在超员率如此之高的车上,想把水送到车厢内,却是件困难的事情。

    当列车到达诸城站时,趁着停车间隙,列车员来到站台上,推着开水敲打每节车窗的玻璃,询问有没有人需要热水。一路上,只要列车靠站的时间充足,总会看到列车员在站台上倒满水,再把杯子从车窗递回车厢。

    绿皮车上除了要用煤烧水,取暖也要列车员自己烧锅炉。一趟下来,每节车厢的锅炉都要烧掉近半吨煤。

    车上,一群90后的实习生,为这支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队伍增添了活力,而他们踏上岗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学烧锅炉。“我回家把照片给父母看,他们都说没见过这种样式的锅炉。”今年21岁的乔丹说,跟着车跑下一圈儿,制服洗出来的水都是黑色的。“但师傅说了,烧不好锅炉,乘客没热水喝,冬天还会挨冻,自己就是失职了。”

    老列车员虽然手把手地教实习生们怎样生火,怎样填煤,怎样处理煤灰,并告诉他们烧炉子的重要性,但心里却很明白,这些年轻的孩子,是不会留在“绿皮车”上的。“人家这么年轻,前途远着呢,以后都是要去空调车和动车的,我们这里来了好几拨,都是培训完了就走。可以肯定,能在我们车上干好,去其他车,肯定都没有问题。”

    春运结束后就要退休的梁景宝说,自己在“绿皮车”上干了一辈子列车员,最得意的事情就是锅炉烧得好。“冬天无论什么样的天气,我都不会让乘客冷着。今天天暖和,我就二十分钟加一次煤,要是气温降到零下五六度,就需要十分钟加一次。”但是这个曾经服务过专列、连续18年获得先进生产者的老列车员,在有机会服务空调车的时候,却“不会干了”。

    “不用烧热水和烧煤取暖了,也不用掏煤灰了,每节车厢都有电动烧水炉,车厢里那么敞亮干净,我不习惯,还是得回来干自己的‘绿皮车’。”梁景宝说,最近他乘坐高铁去上海看儿子,怎么也不会开厕所的门,想洗个手都不会用水龙头。“干不了,真干不了!”

    承载梦想的列车

    听说春运后换空调车的消息,乘客大都沉默,大伙舍不得这趟票价便宜的列车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绿皮车”就是脏乱差。但是当真正去触摸感受时,才会发现这辆车承载着太多人的梦想。

    和梁景宝一样,张淑娟在“绿皮车”上已干了35年,今年也要退休了。虽然是铁路职工,天天与动车擦肩而过,但她没坐过一次动车。

    但谈到 “绿皮车”,她有说不完的话:“‘绿皮车’跑起来时速也不慢,就是停靠站太多,让行的车辆太多了。”张淑娟说,在这辆车出胶州以前,光在城阳就停靠了50多分钟,除了上人,就是避让其他车辆。“我数着呢,头顶上飞过6架飞机,旁边让过去两辆动车、两辆空调车后,我们也该出发了。哪里都有要坐车的人,而坐我们车的人,都是最不容易的人。”

    曾经,有人为了坐上这趟车去平邑,在临沂市火车站等了三天,最后终于挤上了车。“因为坐公共汽车到目的地需要25元,而坐这列车,只需要4元。”在鲁西南地区,这列车经过的地方,都有它的簇拥者,不管它再挤、再脏,有再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今年56岁的阮美才从沧口站上车后,便蜷缩在风挡连接处的一堆行李上,不停地往手上呵气取暖。他的老伴崔美凤则自带了马扎,坐在车厢的过道上。

    由于没有暖气,密封性又不好,风挡连接处的温度与室外相差无几。从沧口到菏泽,阮美才和老伴两人一共花了90块钱。几年来,阮美才进出青岛,非这趟车不坐。“公共汽车头几年180块一张票,今年涨到220块,一趟下来能省350块钱,能买多少馍馍啊。”阮美才说,他用省下来的钱买了一台二手电视机,“在那个包上面放着,才花了150块。”

    而家在莒南县的王晓飞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从青岛回莒南,坐公共汽车要80元。他先花15块钱坐火车到莒县,然后再花15块钱坐汽车回莒南大店镇的家,一共才需要30块钱。“我们那里的人不论走亲戚还是外出打工,都愿意坐这趟车,便宜。”

    当听到记者说这条路线今年春运结束后就要换空调车,乘坐条件会好很多时,王晓飞和周围的人并没有高兴起来,一直说,你能帮着问问车票要涨多少吗?当被告知如果是空调车,价格将要翻番时,他们全都沉默了,把脸转向窗外不再说话。

    晚上18点29分,列车到达菏泽站。车长王明建指着窗外的小广场说,每年春节过后,就在这个广场上,会有几千名农民工兄弟姐妹,打着车厢号码的牌子排队等待这趟绿皮车,去寻找新一年的希望和梦想。“那时候,再挤,大家脸上都是快乐的。”(记者 贾臻)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