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六旬夫妇从事公益活动18年 被誉雷锋夫妻(图)

来源:青岛晚报 2011-12-04 14:33:49

  “生活在青岛这么美丽的城市,要是不为维护城市环境做点贡献,我们都觉得着急。 ”说出这句话的是一对夫妻——丈夫袁成本和妻子袁桂芳。18年来,全市大小公益活动他们几乎没落下过,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城市志愿者活动、照顾空巢老人、服务啤酒节等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为此他们得到个“雷锋夫妻”的称呼。坚持做了这么多年的公益活动,袁成本夫妇把整个城市当做自己的家。

  做公益活动从救鸟开始

  今年60岁的袁成本是青岛自行车厂的一名退休职工,妻子袁桂芳今年59岁,是市南区建筑公司的退休职工。提到两人的公益之行从何而起,袁成本嘿嘿一笑,“从救鸟开始。 ”袁成本一家住在逍遥花园,距离浮山比较近,从1993年开始,他和妻子每天早上就坚持爬浮山,“每年10月份左右,我们发现浮山上就会竖起很多网鸟杆,小鸟被网住后十分可怜,我和老伴一商量,就趁着网鸟人不在的时候,偷偷把被网住的鸟放走。 ”

  从那以后,上山救鸟成了两夫妻的一个任务,每次上山只要看见鸟被网住,就会想方设法地救下来。

  有一次,一张鸟网上网住了两只猫头鹰,袁成本费了很大劲才把它们从网上救下来,被网住的时间过长,两只猫头鹰身上有不少伤口,已经不会飞了,“我就干脆把它们带回家,给它们包扎伤口,怕它们迷路,晚上我又和老伴专门跑到浮山放飞它们。”袁成本觉得即使是一只鸟,也是一条生命,也应该得到尊重。

  从那年救鸟开始,袁成本夫妇在公益之路上就再没闲着。2003年,袁桂芳退休,袁成本也因为照顾生病的母亲而退养在家,参加志愿活动一下子成了夫妻两人的“主业”。每年的健步行活动都少不了袁成本夫妇的身影,跟其他参加健步行的市民不同,袁成本和袁桂芳每次都自己带着垃圾袋,沿路捡拾地上的烟头、废纸。

  2008年,袁成本夫妇成了奥帆赛的城市志愿者,负责市区内交通维护和指路,可把他们俩美坏了,“只要能为青岛做些贡献,即使是站岗扫大街我们都愿意。

  年三十陪别的老人过年

  在袁成本家中,97岁的老母亲和他们夫妇一起生活,提到自己的母亲,袁成本有些愧疚,“这么多年来,除了工作,我和老伴就忙着帮别人了,自己的孩子和老母亲都没照顾好。 ”

  2007年,袁成本的母亲因患糖尿病卧床不起,孝顺的袁成本十分心疼。那年的腊月二十九,袁桂芳从邻居那听到,在逍遥路社区有一位80多岁的空巢老人,老伴已经去世,过年只有她一个人。袁桂芳动了善心,劝丈夫大年三十给老人送饺子,袁成本答应了。可没想到大年三十那天下起大雪,袁成本骑自行车载着袁桂芳,袁桂芳手中提着包好的饺子和一箱牛奶,顶着风往前走。 “当时风很大,我们的手都冻得没感觉了,雪落在我老伴的脸上,我也很心疼,就问他后悔大年三十扔下自己的母亲出来给别的老人过年吗,他说这是做好事,是应该的,当时我心里暖滋滋的,觉得做了这么多好事都值得,因为有他在后面支持我。 ”

  从那次之后,袁桂芳再也没有动摇过帮助别人的心,袁成本也一直默默跟着妻子从事公益活动。袁桂芳性格外向,嘴上能说,采访中,她兴高采烈地向记者讲述的时候,袁成本总是默默地注视着妻子,眼神里充满了爱意。

  志愿服务已坚持了18年

  18年来,到底参加了多少公益活动,袁成本夫妇数不过来,也不想数,“我们都是从报纸和电视上面找,只要看到哪里需要帮助,哪里有公益行动,我们就报名,能出一点力就出一点力。 ”

  对于自己积极投身公益活动,袁桂芳告诉记者,社区的很多邻居不理解,认为他们两夫妻太爱“抢镜”,但袁桂芳一点都没在意这些。“现在生活好多了,我和老伴都很知足,而这些都要感谢社会,所以我们把社会上大家的活都当成自己的活,干起来就特别有劲,也特别快乐,别人说什么不要紧,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坚持。 ”

  在采访中,袁桂芳拿出了自己的快板小册子,上面记录着她做志愿者的成果,小册子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参加志愿活动的感受。

-

相关链接

上一篇:81岁老太寒风中卖沙包微博走红 网友抢购(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