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大头条 > 正文

文化青岛建设进入黄金季

来源:青岛日报 青岛早报 2011-11-17 06:45:25

    市场历练出的精彩“舞姿”

    ——看改制后的青岛歌舞剧院成长历程

    青岛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体会议的举行,把文化青岛建设带进了黄金季节,文化青岛建设从此将驶上快车道。

    近几年来,无论是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可谓是亮点频闪,文化青岛建设取得的成绩看得见、摸得着。近日,本报记者在文化一线走访,再次将焦点投射到那些活跃在文化建设最前沿和第一线的平凡

的文化工作者,倾听他们的心声,反映他们的困惑,呈现他们的坚持,感动他们的感动,用新闻的视角展示文化青岛建设最基层的工作状态,同时也为文化青岛建设寻找精神资源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今天起,我们推出“文化青岛看亮点”系列报道,带您一起看看歌舞剧院的演出单、走进电影学院首届学生的动漫课堂……与您一起感受来自基层的文化青岛的律动。

    作为即将挂牌成立的青岛演艺集团的成员单位,2009年底转企改制的青岛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是我市文艺院团当中的改革先行者。在近两年市场化的探索过程中,他们一步步摆脱了 “政府办文化”的依赖与局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文化运营,想方设法开拓演出市场,使剧院日益走上正轨的“市场营销”,迈出了最坚实的改革步伐。

    主动出击抢占市场份额

    昨日,当记者走进青岛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六张排得满满当当的演出安排表。

    负责市场营销的业务办公室主任陈江指着表格颇为自豪地表示:“你看看,我们的演出计划已经排到明年6月份了!”

    坐在电脑前,陈江给记者一一打开文件夹里从今年1月至今的工作安排表,“最近大家一直都很忙碌,其中最多的一个月竟有18场演出。”

    3月份,赴连云港参加“3·15晚会”;4月,参加菏泽的牡丹节开幕式;6月,在济南、潍坊、诸城、莱州各地巡演;8月,在韩国大邱市与日韩文艺团体同台献艺;9月,参演威海的人居节晚会;10月,为第六届中国国际炊具节助兴……陈江告诉记者,自从市场化运营以来,剧院除了积极争取到本市的樱桃节、啤酒节等大型演出项目之外,更是频频主动出击,谋取省内甚至国内外的演出市场份额。“现在我们已经在省内打开了局面,有不少地市搞大型演出活动开始慕名主动与我们联系。”

    记者发现,有的演出安排后面备注着“指令”、“公益”等字样。陈江解释说,“改革之前,送演出下乡、慰问部队、社区巡演等公益或指令性演出项目是剧院的主要演出业务,现在则不同了。我们要养活自己,就必须有市场性的演出项目。这些真正有效益的营业性演出已经占据了我们的大半壁江山。”

    与改制之前的演出更加不同的是,陈江开始在签订演出合同时有了 “成本核算”的概念。据了解,以前没有市场压力的时候,剧院的演出合同基本是“一口价”,没有什么细节;而如今,车辆运输、演员吃住、节目编排……每一个环节的费用都要考虑进来。“我们现在承接演出往往也要努力把舞美设计这块揽过来,这样可以多挣一份钱。如果总费用扣除演员的补贴之外还有足够的盈利,我们才肯签合同。”

    改革让压力变动力

    高裕欣、赵翠凤、赵聪聪是歌舞剧院的员工,就是这些年轻的80后、90后的姑娘们,如今已经成为剧院的骨干力量。

    今年8月底,剧院歌舞团的16个姑娘参加了文化部在银川举办的第九届全国舞蹈大赛,赢得了歌舞剧院成立50年来的第一个国家级大奖。当她们载誉归来,面对记者的采访,编导高裕欣、领舞赵翠凤、演员赵聪聪等一群小姑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我们上台的时候连礼节性的掌声都没有,可跳完了场下掌声雷动。那一刻,再多的辛苦也值了。”

    “说实在话,2009年刚改制的时候,全院的员工都是人心惶惶,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迈出第一步。”市场是残酷无情的,经过一年多的摸爬滚打,青岛歌舞剧院的演员们在市场的历练下一天天提升了业务素质,也赢得了更多的荣誉和口碑。

    今年10月中旬,青岛代表团赴西安世园会参加青岛周活动,青岛歌舞剧院应邀在世园会的广场上连续演出15场。“当时西安的气温比较高,演员跳一场下来身上的衣服就湿透了,怎么办呢?下台脱下来晒半个小时,然后穿上再次上场。”带队的副院长张乐群告诉记者,演员们的拼命和执著也感动了当地的观众,当时的现场非常感人,有很多观众看完第一场却不肯散场,站在那里等着看第二场。

    “我当时在观众席里也是特别感动。是什么动力让演员们这样辛苦付出却无怨无悔?是改革的力量,这份压力已经成为内心里的动力,一种执拗的非要做好不可的动力,那就是我们一定能行。”

    建自己的剧场创自己的品牌

    “要搞好演出市场的营销,应该有一个周密的全年演出安排计划,但在以前,特别是在本地文化市场,我们挺难做到的。”

    陈江的苦衷,在于公司并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每每要租借人民会堂等场地,不仅要付出不菲的场地费用,还要在档期上避免与其他演出单位“撞车”。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公司董事长黄港痛下决心,从今年8月开始斥资对公司原有的梦幻剧场进行翻新改造,重装22道吊杆,座椅全部更新,舞台地板也根据演出要求全部重新铺设,经过三个月的脱胎换骨,歌舞剧院有了主打自主品牌的领地。目前剧院已决定自2012年开始,“周周乐”演出项目确定上马。

    指着墙上那一组崭新的演出计划表,陈江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只能挂出当月工作计划,而现在,2012年1至6月份每个周末的演出都已经确定下来。今年7月公司创排的大型方言剧 《劈柴院传奇》在人民会堂连演五场,平均上座率达八成以上,许多市民感慨还没看够演出就结束了。“没有场地,我们费那么大劲儿排的节目只能昙花一现。现在好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招牌剧目实现常态化演出。”在陈江的营销计划当中,除了《劈柴院传奇》,还有每年春节期间都上座率爆满的《邓丽君金曲演唱会》,以及因为没有场地而中断一年的情景歌舞《蔚蓝青岛》等。

    为了拓展票务市场,青岛歌舞剧院还与中演集团票务网刚刚签订了合作意向,“大剧院的票务就是与这家网站合作的,以后市民要购买我们的演出票,也更加方便了。”(记者 王娉)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文化青岛看亮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