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发改委二度约谈各酒企 名牌白酒逢节必涨(图)

来源:南方日报 2011-09-26 15:09:58

资料图

    为了抑制物价上涨,稳定价格,发改委再度祭出“绝招”——约谈企业!记者昨天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证实,日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经贸司、价监局共同召开白酒价格座谈会,要求行业协会及白酒骨干企业要起到维护白酒市场价格的作用,同时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不能再出现涨价现象。此是发改委就价格问题二度约谈白酒企业。对于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约谈”稳价之举,专家认为“治标不治本”,违背市场规律无助

于产业健康发展。

    白酒逢节必涨再被“约谈”

    最近,在中秋国庆期间,国内白酒发起一轮轮的涨价潮。此前,五粮液率先宣布,在9月10日起对产品出厂价上调约20%-30%,52度五粮液出厂价从509元涨至600多元;随后,洋河股份也公告要上调部分酒品出厂价,其中“蓝色经典”系列均价涨约一成,“珍宝坊”系列等约涨5%。日前,市场又传出茅台酒将在国庆节前提高出厂价,提价幅度在20%-30%之间。

  逢节必涨近年来已成为白酒行业的潜规则。不过,今年涨价大幅提高。此前酒仙网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过去茅台、五粮液等提涨的幅度一般只有10%-15%,还有些只调5%,但近三年来,每次调涨的幅度都大大超预期。

  为抑制通胀、稳定民生物价,本月16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经贸司、价监局共同召开白酒价格座谈会。据悉,参加会议的有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而骨干企业包括在市场上占据龙头地位的茅台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透露,发改委领导要求行业协会及白酒骨干企业要起到维护白酒市场价格的作用,同时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不能再出现涨价现象,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倡议企业,不囤积居奇,不提前散步涨价信息,不集中“搭车”涨价,更不合谋、串通涨价;同时合理定价。“根据成本和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合理制定产品价格,不超过成本上升的合理幅度涨价,不凭借企业的垄断地位随意涨价、谋取暴利。”

    专家认为“约谈”效果有限

    物价通胀——企业涨价——相关部门约谈“限价”。从去年以来,随着节节攀升的CPI,“约谈”成为国家相关部门平抑物价的重要举措之一。不过,对于发改委的“约谈”,不少专家持否定态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就发表评论认为,发改委约谈酒企,要求其不能涨价手法失当。

    据了解,从去年起,发改委的“约谈”频频出现。先是食用油四大企业在去年底就被约谈“限价”,至今年上半年,约谈的范围再度扩大,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先后约谈过部分日化、方便面、酒类、洋奶粉、食用油等企业。在“约谈”之下,多个行业企业的涨价冲动得到短暂抑制。如食用油、方便面、日化产品今年上半年均延迟了涨价计划。

  不过,“约谈”在平抑价格方面的效力也很快消失。7月底8月初,食用油“限价令”松绑后,包括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食用油品牌纷纷调涨,涌现出强烈的“补涨潮”;最近,方便面大鳄康师傅、统一企业旗下方便面也发布调涨通知;曾被“杀一儆百”罚款200万元的联合利华,在5月份同样不管不顾地调涨。

  广东省流通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就指出,“约谈”、“限价”等稳定物价的举措均是临时性,治标不治本,而临时性措施的“维稳”效力有限,若无法最终解决企业日益增加的成本压力,企业最终会进行调价动作。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也认为,因为通胀预期,厂家提价是对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提前反应。“通胀导致企业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企业自身因为无法消化成本上涨因素,最终出现下游终端消费品企业的涨价。”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海口国土局原局长因受贿落马 曾大讲廉政(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