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小布包里的秘密 战斗英雄隐功埋名50年甘当庄稼汉

来源:新华社 2011-09-24 22:58:01

    就是这张画像引起了卢书记的注意,在省委书记追问下,挖出了李文祥的故事。 1月4日,卢展工书记在李文祥家走访时,堂屋正中央的一张军装画像,引起了卢书记的注意,他请李文祥将当年获得过的荣誉拿出来看看。

    老人捧出了一个泛黄的小布包,里面装满了奖状、军功章,卢书记感叹道:“革命战争年代你们出生入死,和平建设时期你们又这样安贫乐道不问索取……全社会都应该向你们这些老

英雄学习!”

    新华社郑州8月11日电(记者双瑞)前半生戎马倥偬、战功显赫,淮海、渡江等10多次重大战役都留下了他鏖战沙场的身影,一等功、特等功的勋章曾在他胸前闪耀。如今,86岁的李文祥老人只是中原大地一个普通的庄稼汉,躬耕乐道,这样的生活他已过了50年。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是李文祥的故乡。1925年他出生在当地的一个贫苦农家,幼年丧母,为求生计在兵荒马乱中辗转奔突。1947年李文祥正式参军加入华野10纵,骁勇善战的潜质很快得以施展。“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跟敌人拼到死,就是死,也要死在阵地上!”凭着这一股锐气,李文祥屡建奇功。

    1948年,在济南战役中,城墙屡攻不破的情势下,他挺身而出参加爆破队,冒着枪林弹雨,炸开了3丈多高的永镇门,7支部队从这个缺口攻进了济南城,李文祥荣立二等功。淮海战役鲁楼阻击战中,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和猛烈炮火,李文祥所在的连队殊死搏斗,最后阵地上仅剩他一人存活,他又和增援部队一起死死堵住敌人的去路。这次战役中,李文祥荣立特等功。此后的上海战役、福州战役、平潭岛战役中,他又先后荣立一等功,荣获特等人民功臣奖状、战斗模范称号。

    李文祥军龄9年,最高职务也仅是副连长,却立下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所有的军功和荣耀都装进了一个小布包,生活归于平淡。如果不是碰巧有人掀开了这尘封的历史,就连他的女儿也不知道父亲竟然有这样辉煌的前半生。女儿问父亲:“你的小布包里是啥东西呀,让这么多人稀罕?”

    1956年,李文祥转业安置到福建省建设厅工作,他不愿坐在舒适的办公室,哪儿艰苦去哪,先后辗转于厦门、泉州、莆田等地,岗位越换越苦。1962年,国家号召干部精简下乡支农,李文祥仍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一样率先响应,转眼间从吃商品粮的国家干部变成了种地的农民。带着妻子重返范县老家的李文祥,拥有的仅是生产队给的3分自留地和15公斤麦子,住处是村里的破庙。因为不像当干部时那样宽裕,李文祥曾被老父追到街上大打出手。媳妇陈宝珍是福建人,青黄不接连菜窝窝和红薯干都吃不饱的时候,她也落过泪:“老李,早知道不跟你来了。”尽管心中憋屈,但他口气却从来不软:“后悔啥!革命分工不同,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

    李文祥先后担任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开挖水渠、复耕农田、推行稻改,不到两年时间,就把亩产一二百斤小麦的盐碱地改造成了亩产200多公斤的稻田。去冬今春,特大旱灾袭击中原,眼看麦子要因浇不上水大幅减产,86岁高龄的李文祥自掏腰包,拿出450元钱请人淘井,淤死多时的机井又汩汩地冒出水来。

    50多年来,李文祥扎根农村,再苦再难也从未向国家伸过手,更没有炫耀过自己的功绩。“文革”后,福建省建设厅两次派人邀请他回原单位恢复干部身份、落实生活待遇,他均谢绝了。“农村再苦再穷,我也要留下来。大家都去富地方了,穷地方没人来了,不就更穷嘛!”去年患脑血栓以后,李文祥还常常央求女儿:“你用三轮车驮我去地里呗,让我看看庄稼。”

    参加革命64年,经历战役10多次,军功章装满布包,可谓功若丘山,可他在繁华处从容转身,甘为乡间一村夫野老。李文祥的一辈子,在别人眼中是传奇,他自己却解释得平淡——“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

-
相关链接

上一篇:80元"小处方"医生王争艳:我不是标本 只愿做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