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品味啤酒和青岛的城市性格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8-12 08:35:07

青岛街头的一道风景:塑料袋打酒

    自打百年前登陆起,啤酒这种舶来品就和青岛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岛城的大街小巷,不时会看到有用塑料袋提着啤酒的市民往家赶,或者就在街边围坐豪饮……到了八月,啤酒的香气更会弥漫在大街小巷。这酒香飘过百年,早已融入了这座城市的性格之中,只需一杯啤酒,就能品味出城市的脾性来。

    第一瓶啤酒广告预售

    要问青岛的啤酒是从哪年开始生产的,大

家都会说出1903这个数字。的确,1903年青岛日耳曼尼亚啤酒酿造股份公司成立,这就是青岛啤酒厂的前身。

    实际上啤酒在青岛出现的时间还要早一些,德占青岛后,大量德国人移居岛城,那时他们喝的就是啤酒,不过是随船从德国运到青岛。那时候啤酒稀少,因此在1901年,由德国商人瞄准商机,在青岛建了一个小啤酒厂,主要是供德国官员和军人饮用,结果没过两年就倒闭了。

  到了1903年,英德酿造股份公司在现在的登州路建起了一座新啤酒厂“日耳曼尼亚啤酒酿造股份公司”,当时酿造啤酒的设备都是从德国海运过来,像现在青啤博物馆的西门子电机等就是那时运过来的。在1904年10月1日的《青岛新报》本地新闻板块中,有一条短消息:青岛日耳曼尼亚啤酒酿造股份公司,将于12月出售它的第一瓶啤酒。在其他版面上的广告中,则介绍这家公司的啤酒是按照德国酿酒法,选用最高档的啤酒花和麦芽酿制,啤酒类型为皮尔森啤酒(苦味啤酒)和慕尼黑式的黑啤酒。

  “啤”字演变入乡随俗

  作为舶来品,起初啤酒在青岛并不受百姓待见。啤酒登陆青岛的时候,并没有中文名字,只有德文名字“BIER”,据当时很多喝过“BIER”的人回忆,很多人都是喝第一口马上“哇”一口就吐了,因为他们觉得这是“马尿”味,一点也不好喝。

  为了在本地人中打开销路,啤酒厂就给 “BIER”取了中文名字,最早是“皮酒”,估计是名字让人联想不好,又改名叫“麦酒”,因为是用麦芽发酵,但是仍不见效果。最后有人将这“BIER”音译为“脾”,就起名为“脾酒”,并且宣传此酒健脾养胃,至今在青啤博物馆还有这一段胶片广告。喝酒还能养生,正对青岛市民的心坎,加上啤酒产量扩大价格下调,在夏天里喝上一大碗“脾酒”还能清凉解渴,这BIER最终在青岛落地生根。随后“脾酒”越来越出名,也有人按照中国造字文化,认为这酒和嘴沾边,应该是“口”字旁,“脾酒”也就成了啤酒。

  在很多青岛市民眼中,“啤”字是青岛人造出来的一个字,虽然这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啤”这个字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确是真的。

  塑料袋打酒成街景

  如果一个外地游客想拍一张照片反映青岛的啤酒文化,街头上市民拎着一袋泛着白色泡沫的鲜啤酒款款而行,就是最佳的表现形式。青岛人购买鲜啤酒多是用一种特制的塑料袋,这也成了青岛一景。

  很多人都会奇怪这种塑料袋打酒的由来。其实早期青岛啤酒厂虽然也生产瓶啤,但是瓶啤储存时间长,主要销往外地,青岛市民只有在一年两节才能买到。因此更多的市民只能喝散啤酒。其实按照啤酒的特性来分析,出厂时间越短,鲜度就越高,口味也就越好,这也是青岛市民对此乐此不疲的原因。就是很多不怎么喝酒懂酒的外地游客也会觉得散啤酒口感非常好。

  以前每到下午四五点钟,青岛的市民就会拿着“燎壶”“暖瓶”甚至“水桶”去打散啤酒。随着时代发展,这些用于盛装散啤的各种容器,早被淘汰。要想买散啤酒怎么办?于是专门盛装散啤的塑料袋就应运而生。这种塑料袋弹性和韧性都极好,也很结实,提着一袋子酒逛个街也不成问题。

  因此如今一到夏日,提着散啤的市民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岛城的大街小巷。塑料袋里半袋黄色清澈的啤酒加上半袋白白的泡沫,塑料袋的外面还结了一层薄薄的水气,光是看就觉得透心凉。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市民喝啤酒好去处全搜索
下一篇:树枝挡住双层巴士 岛城双层观光巴士延迟开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