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2004年海尔许振超成青岛双子星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6-27 10:46:26

    2004年,海尔集团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同年跻身世界百大品牌;青岛港集装箱桥吊队队长许振超作为全国重大典型集中宣传——这一年,海尔和许振超被岛城人民称为青岛的“双子星”。

    2004年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掀起“双学三创”活动新高潮的意见》,大力开展“单位学海尔、个人学许振超”和“个人创一流业绩、企业创一流品牌、社会创一流环境”的“双学

三创”活动。在“双子星”的照耀下,岛城开始变得群星璀璨……

    榜样 海尔现象和振超精神

    海尔在张瑞敏同志带领下,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在激烈的竞争中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品牌。海尔不仅创造了一个品牌,还创造了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持续创新。

    许振超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码头工人,靠顽强的奋斗拼搏,成长为一名桥吊专家,创造出自己的绝活,创造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振超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岗敬业、学习创新、团结奋斗。从2003年第一次打破集装箱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开始,许振超带领的桥吊队年年都有新的世界纪录诞生,8次刷新世界纪录。特别是2008年12月份创造的船时效率498自然箱/小时,被业内人士称之为 “不可逾越的装卸速度”。

    随着“双学三创”活动的深入开展,“海尔现象”和“振超精神”已深入到每一位机关工作人员、普通劳动者、社区居民心中,撑起了青岛城市精神的坚实脊梁。

    标兵 我是“振超式”能手

    在学习活动中,各级党政机关开展了“快办理、快审批、快落实,提高办事效率”的“三快一提高”活动。各企业以提高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为目的,引导员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术创新等活动,创建品牌企业,塑造优秀职工队伍。各行各业中涌现出一大批“振超式”的技术能手。青岛公交集团巴士公司汽车三队304路线的普通乘务员刘艺,就是其中的典型。

    在乘务员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刘艺一干就是十几年,然而她从来没有感觉自己岗位的平凡。她经过有意识地学习和积累,熟练地掌握了304路沿线景点和风土人情,并据此整理出了一套《车厢服务景点介绍》,能够为乘客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在全国公共交通行业中首创“付公交车票价、享导游式服务”的特色服务。

    “我还清晰记得当时的那种火热气氛,在我们公交系统,驾、乘、调、修四大工种纷纷展开技能提高和技术创新活动。”刘艺在谈起当时的热潮时,还显得有些激动。她说,作为一名乘务员,就是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获得顾客的满意。在“双学三创”活动中,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乘客,刘艺徒步走遍了沿途51个站点,摸清了200多条路名,让自己变成了乘客口中的“活地图、问不倒”,刘艺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哑语和许多地方方言,让自己能用熟练的哑语与特需乘客进行交流,能听懂许多外地方言为来青岛的外地乘客解答疑问。

    成果 “明星员工”活跃岛城

    “双学三创”活动吸引了青岛全市1.7万个企业、上百万产业工人以及各行各业的员工开展了技术比武练 “绝活”、争当“品牌员工”的活动。水质检测“一测准”、中药调配“一抓准”、公交线路”一口清”、“滴水不漏”焊接手、双手绘制解剖图、精锻齿轮“把握丝毫”一大批的明星员工通过生产技能大比武脱颖而出,时至今日这些“明星员工”仍为岛城人民熟知。“那个时候大批工人奋勇争先,争做技术骨干,的确创造了青岛技术创新史上的一个奇迹。”青岛市档案征集处于立华处长表示,这段历史值得所有青岛人铭记在心。

    据档案记载,仅在活动开展的第一年,全市共有2300个单位参加了以技术革新、技术攻关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创造和节约经济效益5.11亿元。在“双学三创”活动开展过程中,市委提出了 “深入实施名牌战略,不断提升原有品牌,大力发展新兴品牌,努力恢复传统品牌”的工作思路,确立了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青岛的创品牌活动从工业领域向服务业、农村、社区和党政机关领域延伸,努力实现由名牌企业、品牌经济向品牌城市的历史性跨越。一年来,全市新增“驰名商标”4个,累计达到10个;重新评价和新增中国名牌16个,累计达到31个,成为拥有中国名牌最多的城市之一。

-
相关链接

上一篇:1994年市府东迁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