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上海地铁大面积漏雨 运营方承认经验不足(图)

来源:东方早报 2011-06-19 13:42:20

车站哗啦啦:6月17日,地铁6号线金桥路站,楼梯上用塑料布和水桶接着从天花板漏下来的雨水。早报记者 王炬亮 实习生 杨深来 图

    车站哗啦啦:6月17日,地铁6号线金桥路站,楼梯上用塑料布和水桶接着从天花板漏下来的雨水。早报记者 王炬亮 实习生 杨深来图

    车站地势比市政管线低

    在这次强降雨之中,许多地铁车站都遭受了“水灾”。

    6月16日,上海地铁运营方向媒体发布的新闻稿中称,已经“对270多座车站进行了专项演练,做到‘站站有预案,人人有分工’的预防准备”。但事情的发展显然并不

让人满意。

    6月17日,6号线金桥路站站台内发生严重的漏水。当时,由于站台内的楼梯上方漏水严重,运营方工作人员一度只得封闭楼梯,并且用塑料布封住楼梯,让滴水汇聚。在一整夜的抢修之后,昨日凌晨,金桥路站才完成堵漏工作,原本用来承接雨水的塑料袋、塑料桶被撤下。地铁运营方事后向记者介绍,金桥路站的漏水之所以严重、积水之所以难以排出,是由于地铁站的排放水位比站外的市政管线更低。

  而虹桥路站的3、4号线与10号线换乘天桥,原本设有为乘客遮风挡雨的顶棚,但大雨之下,顶棚内也发生了严重漏水,水势甚至一度比外面的雨势更大。不过,昨日下午,记者来到这座天桥上时,虽然风雨仍然急骤,但天桥内的漏水已经消失。

  10号线区域站长介绍,为了处理漏水故障,维修人员将天桥上的小顶棚进行了整体改造,并清理了整个雨棚上的垃圾污物。“因为天桥顶棚正好比站台低,上面有许多乘客抛下的垃圾,整个堵死了天桥顶上的排水通道。”

  防滑垫加塑料桶的战场

  在南浦大桥站、中山公园站等站点,运营方的工作人员都将“防滑垫”作为重要的防雨设施。

  面对4号线南浦大桥站的出入口渗漏,车站工作人员昨日向早报记者介绍,他们主要采用了防滑垫作为防水措施,清洁工也加班加点,“清洁工就一直站在出入口旁边,随时擦干。”她同时表示,维修人员当时正在车站寻找渗漏原因,但还没有找到。据她介绍,平时车站出入口并不漏水,只是由于近两日来雨势过大,导致渗漏。但事实上,早在6月11日,就有乘客在网上上传图片,图片上的车站进站阶梯上已经摆了3个塑料桶,承接雨水。

  昨日中午,在3号线中山公园站,记者看到,站台上出现了几处漏水点,大多用防滑垫、塑料桶等物品承接漏水。工作人员称,他们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加强广播,并加用更多防滑垫。

  根据地铁运营方通报的信息,上海地铁在全网络投放了1800块防汛板、500余台应急抽水泵、1.3万多只阻水袋。

  漏水不是地铁新问题

  10号线漏水与地质沉降有关

  虽然防汛物资充足,但依靠防滑垫、沙包和塑料桶来“围堵”漏水,总是很不体面,也给乘客带来不便。当然,我们可以将漏水的问题归咎于难遇的大暴雨,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漏水并不是地铁的新问题。

  在去年年底,早报就曾经报道过,地铁11号线的真如站曾经连续渗水两个多月。当时,车站值班站长表示,渗水问题在两周之前就上报到了公司设备调度部门,但原因始终无法查出。如果真如站只是一个个例,那么10号线的多个站点漏水便必然有其深层次原因。有媒体曾报道,10号线主线段的24个站点中,有超过半数的车站存在漏水现象。

  对于地铁的安全运营来说,线路区间、车站出入口、洞口、基坑等部位是防水的重点。截至昨日,地铁运营方表示,地铁全网络运营总体畅通有序,并未产生大面积故障或积水。但站厅、站台乃至天桥,即使不是“重点”部位,发生这样程度的漏水,总也让人们对工程质量和乘坐地铁的安全性怀有质疑。

  地下大规模建设“经验不足”

  地铁运营方的负责人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并未正面认同漏水是由于工程质量问题所导致。但运营方负责人也坦承,大规模建设下,有些区段的施工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

  “本身上海地铁就是大规模建设,各区段采用的工艺不同,各标段的中标者也不可能是同一家。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经验上的不足。”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虽然工程都通过了验收,但是“有的问题是在实践中逐步暴露出来的,不可能事先完全预知到”。

  根据这位负责人的说法,地铁运营方在车站内发生漏水现象时,所能做的工作主要是两项。其一,就是通过各种临时性措施确保车站运营安全,其二则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积水进行引流,避免雨水淤积。但他亦承认,要让地铁车站完全不漏水、不积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强降雨的情况下,全上海都在大面积地排水,市政管网就这点容量,有的时候的确来不及排放。而且,很多地铁车站的地势本身就比市政管网还要低,我们要排水都是要倒着排的,难度就更大了。”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在上海地铁出现的漏水现象,大多并非“真”漏水,而是由于排水不及造成。而地铁运营方面对这种情况,主要的措施便是试图引流,将水从别处排出去。他同时表示,运营方始终与施工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出现了问题,施工方会派出专业的维修人员,前来排摸、堵漏。

  诸如10号线多站的漏水难题,要解决起来似乎更不容易。记者从一位地铁业内人士处获悉,10号线多个站点的漏水问题,与地质的自然沉降有关,并不能简单以封堵方式解决。

  地铁运营负责人也承认,“有一些排水的难题,已经上升到了科研项目的高度,任何人要解决都不容易,甚至有些是世界级难题。”

-

相关阅读

上一篇:南京机场高速收费超标逾50% 交通厅回应天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