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青岛海产品不敌外地货 换个马甲身价涨6成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1-05-31 10:38:46 字号:TT

两年前“崂山”牌鲍鱼首次以品牌亮相,为崂山海产品树立品牌走出了重要一步。

    在岛城水产品市场走一圈,你会发现从鲍鱼海参到鲅鱼蛤蜊,占据主流的是外地货;在中高档酒店,你会发现摆上席的参鲍鱼虾也鲜见本地产品。一方面,外地海鲜伪装的本地货占据了市场,卖出了高价;另一方面,大量本地海鲜远走他乡,或是转了一圈后“出口转内销”。这一尴尬,似乎与青岛国家海洋名城的地位很不相称。剖析深层次原因,品牌缺失被指为青岛海产行业硬伤,“满天星星,没有月亮”,也是整个青岛海洋产业的真实现状。有品牌研究学者表示,青岛作为中国品牌之都,多年来一直靠着工业品牌和旅游品牌赢得名声,亮出鲜明的海洋品牌,不但是壮大品牌阵营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养殖户故事

    不甘心做辽鲍替身 亮出崂山鲍鱼名片

    三两多的大个头鲍鱼,我卖给他一斤320元,他反过来卖到青岛多少钱?最低500元!为什么价格会差别这么大?人家名气大,是牌子。

    缺乏品牌,身价相差大

    “三两多的大个头鲍鱼,我卖给他一斤320元,他反过来卖到青岛多少钱?最低500元!”青岛金海富源海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刚口中的“他”,指的是大连某水产集团。该集团是国内首批水产品上市企业之一,其商标被认定为国内首家海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事实上,由于产能有限,即使是该企业的拳头产品之一——国内顶级大鲍鱼,也都需要从外面购买,陈刚的公司是这家大企业的常年采购对象。

    为什么价格会差别这么大?“人家名气大,是牌子。”这是陈刚的解释。让他一度既羡慕又气愤的是;这种大鲍鱼虽然价格高得吓人,但在市场上依然供不应求,大连的这家企业靠着收购他的鲍鱼赚钱就像喝水,而他辛苦养出来的鲍鱼所获之利不过是个辛苦费。他也尝试着自己外销,但是打不开市场,因为价格太高,既进不了批发市场,也进不了酒店,只能自己欣赏。而人家一挂出自己的牌子,鲍鱼就成了抢手货。陈刚意识到,品牌的力量,让鲍鱼出现了冷热两重天。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