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上世纪60年代青岛首创海带提碘

来源: 2011-05-23 17:50:40

    每年5月15日是防治碘缺乏病日,足见碘对于人体建康的重要性,碘盐更是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中国碘的需要完全依赖进口。1965年,全国制碘小组在青成立了,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带头下,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从海带中提碘新工艺的试验在国内首次获得了成功,填补了国内海藻提碘工业基础的空白,国内第一座制碘厂在青建立,之后科研人员

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制碘的规模化生产,实现了制碘的自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海藻研究50余载的张燕霞教授,作为当年制碘小组技术骨干成员之一,见证了国内制碘从无到有的历程…… 进入科研所从事碘研究

    77岁的老人本该安享晚年,然而张燕霞却依然奔波在各个海洋生物企业之间,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将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海藻工业的发展中。1957年,23岁的张燕霞从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就分配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从此和海藻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张燕霞介绍,我国海藻化学及其工业利用的研究是在解放后才蓬勃发展起来的,解放前海藻养殖业不发达,养殖对象只海带一种,养殖规模很小。在海藻工业利用方面,褐藻的利用尚未萌芽,红藻的利用在全国也只有北方几家利用天然冷冻法生产琼胶的。1927-1949年的23年间,关于这方面的论著都非常少,主要为海藻含碘及其他无机元素的分析测定。

    张燕霞一进所里,就和前辈同事开始了对海藻的研究和分析,1960年曾呈奎与纪明侯、史升耀合作,对我国几种经济褐藻的含碘量进行了测定,并在实验室着手研究碘的提取工艺。当时,碘作为国防、工业、医药等依赖的重要原料,非常缺乏,因为国内没有自制工艺,完全依靠进口。为了解决碘这一国防工业原料自给的问题,国家开始组织全国的科研组织和力量进行研发,首先开始寻找含碘资源,当时只知道矿物、地下水中等都含有微量碘,而早就着手研制提碘的中国海洋研究所主动汇报了研究成果,在1965年就研制出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新工艺,这在国内属于首例,在碘的研制和生产上打了“头阵”。 10年完成规模化生产 “工艺倒是有了,但是难点在于如何转化成生产。”张燕霞回忆说,在国家组织人员前来调研时,他们已经在实验室里成功提取了10公斤碘,当时青岛有关部门得知后,争抢着要,足见当时碘有多么缺乏。后来国家在青岛成立了全国制碘小组,包括中科院在内一共4家单位参与,每家单位都抽调了一名技术骨干人员,而她有幸被选入小组。

    1968年,在国家扶持下,青岛建起了全国第一座制碘厂——青岛海洋化工厂,张燕霞等制碘小组成员日夜蹲守在厂子里,进行生产上的技术指导,每天一早5点到厂,晚上7点才下班,这一干就是2年,很快制碘生产走上了正规,一年能生产几吨。然而张燕霞更忙碌了,海藻提碘工艺推向全国,她就全国到处跑,给他们去指导生产。

    张燕霞说,在之后的10年间,制碘厂纷纷开建,从青岛一家发展到全国30多家,制碘的规模化生产开始形成,年生产量达到上百吨,摆脱了工业、国防、医药用碘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生产碘的自立。1978年,水产品综合利用——海带及卤水提碘工艺还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这一科学界的至高荣誉也是对这一科研成果的极大肯定。

    50年“碘人生”

    提碘工艺解决了,规模化生产也实现了,然而科研人员却没有停止研究。上个世纪90年代,“大脖子”病的发现让人们开始意识到碘对于人体建康的重要性,碘不仅仅作为工业、国防、医药等行业原料被重视,更作为人体生命的一种必需元素而受到重视。张燕霞则和同事一起研制出了海藻含碘保健制剂,主要用于防治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并在1993年获得了国家专利。而海藻碘的应用研究——活性碘海藻晶的这一研究成果,使得他们在1996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初出茅庐的稚嫩学生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助理研究员到副所长,张燕霞在海藻化学研究领域,一做就是50多年,成为海藻资源和海藻有效成分研究等领域的权威专家,为我国海藻提碘综合利用的研究和建立海藻工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并为我国填补了海藻提碘工业基础的空白,促进了海藻化学及其工业利用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目前,碘、甘露醇和褐藻胶等已有相当规模的工业生产,而张燕霞的研究探索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下,她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转化为生产力,造福于人类,并不断地延续下去。

-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两大“青岛制造”首次走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