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南海一号文物青岛亮相 珍贵瓷器清雅如玉(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5-19 07:59:19

  早报文娱专讯 昨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反映青岛考古的发现与成就,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物局共同主办,市博物馆和市考古研究所承办的《探秘——青岛考古与发现特展》与观众见面。其中,从国家博物馆借展的 “南海一号”打捞出水的一批南宋瓷器珍品,包括盘、碗、盏在内的六件青白釉瓷器是首次在国内亮相。

  南海一号宋瓷首揭面纱

  当天展览刚开始,“南海一号”打捞出水青白釉瓷器展

柜前,立刻围满了参观者,一位参观者表示,青白釉经过800年的海底浸泡,还能完整如新,色泽艳丽,不仅体现了青白釉瓷清雅玉润的特征,还反映了南宋工匠的精湛工艺。此次展出的宋代青白釉包括盘、碗、盏在内共有六件,都是从国家博物馆借展的“出水文物”,并且是第一次在国内展出。

  “南海一号”沉船是1987年在中国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发现的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距今800多年。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经十多年的考古发掘,现已出水文物有瓷器、金器、铜器等,其中2000多件完整瓷器,多数可定为国家一、二级文物。“南海一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对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等都提供了典型标本。

  此外,其他在历次水下考古中打捞出的精美海底沉瓷亦有展出,包括从福建大练岛元代沉船遗址出水的元代的磁州窑瓷器和福建 “碗礁一号”清代沉船遗址出水的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发现于我市胶南海域的鸭岛遗址,从那里打捞出水的数件青花瓷器被专家断代为明代晚期的景德镇民窑产品。

  古代青岛层层展现

  展厅内,众多图板、实物反映了青岛地区历次考古的即墨北阡遗址、平度东岳石遗址、胶州盛家庄汉墓、板桥镇遗址等重大发现。博物馆馆长刘元鸣告诉记者,这次考古青岛特展,是我市历史上第一次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历经半年多的酝酿与筹备,用考古发现的形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青岛从远古走到近代的文明进程。青岛有着7000年的悠久历史文明。刘元鸣为此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在青岛大学任教10年的一位英国学者,在10年间,在青岛的海边捡了10箱200多件瓷器碎片,经考证,这批瓷片都源自宋代、明代,这就证明青岛的海底藏有大批古代瓷器。

  青岛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玉海向记者介绍了具有青岛土著特色的积贝墓、砖椁墓、土控竖穴墓、瓮棺葬等墓穴遗址,林玉海表示,这些墓穴遗址是战国到西汉时期的遗址,墓穴是以牡蛎、海螺、蛤蜊、沙海螂、鲍鱼等海产品的贝壳为主要构材散布墓室四周的墓葬形式。其中,积贝墓填土方式多为积贝,除了代表西汉沿海居民的墓葬特点,还代表了主任的显赫身份。

  青岛水下考古实力雄厚

  青岛考古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2004年,我市的唯一专业考古研究机构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正式成立。始于1989年的我国水下考古,当时的所有队员正是在青岛进行的潜水培训。此后,国家共培训了六期水下考古队员,其中有三期培训都在青岛举行。目前为止,青岛只有两位专业的水下考古人员,而全国范围内也只有80余位专业人员,其中还多为内陆河考古人员。2008年和2010年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基地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基地两大国家级考古机构在青岛相继设立,标志着青岛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下考古人才培训地(全国仅有宁波和青岛两个国家级水下考古基地)。

  市博物馆刘元鸣馆长表示,随着作为我国主要水下考古基地的我市水下考古队伍实力的日渐雄厚,必然会逐渐加强对青岛海域的海底探查,也就不排除在青岛海域有更为重大考古发现的可能。目前青岛市博物馆的十余万件馆藏大多为民间收集的传世品,而通过考古出土的文物相对较少,市博也期待着能够收藏并展出更多见证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记者 王超)

-

相关阅读

上一篇:青岛大包低调复活 台东700平餐厅将开业(图)
下一篇:青岛查获脏幼儿园 小屋挤40个孩子尿盆随地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