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专家三掘大汶口遗址 探北阡村还原古即墨(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4-03 07:01:11 字号:TT

专家抵青岛发掘大汶口遗址

    昨天上午,由山东大学考古学系、青岛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即墨市博物馆专家组织的即墨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第三次发掘工作正式启动。据介绍,这次发掘是前两次考古发掘的延续,通过出土的石器、动植物和贝壳等实物以及周边的古海岸线,进一步还原6000多年前,即墨沿海原始人类在这里生活的状态。据悉,这次发掘工作至少将持续两个月。

    现场 10多个探方坑同时发掘

    昨天上午,记者在位于即墨金口镇北阡村西侧的一片小麦田里看到,考古人员用线拉起一个个正方形,一名考古人员还不时用仪器对遗址现场进行探测,10多个探方坑已经下挖了20多厘米。

    “这次发掘,是对前两次发掘工作的延续,目前还不好说下面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考古现场,山东大学考古系博士王芬老师介绍说,根据前两次的发掘和出土的实物及二次合葬墓等情况看,北阡大汶口文化新时器早期时代距今约6000多年历史。随着第三次发掘工作的推进,将收集更多有价值的实物证据,进一步还原原始人类的生活生产状态原貌。王芬说,前两次的发掘工作,都有她的学生参与。

    发现 首日出土大量陶瓷碎片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这次发掘的地方在2009年发掘现场的西北侧,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在10多个探方的墙壁上,考古人员画了几条线,把墙壁分为数层。据介绍,这是根据土质结构以及出土文物进行的时代分层,最上面的这几十厘米是耕土层,从耕土层往下就是文化层,文物古迹就包含在文化层中。最靠近耕土层的是历史年代近的,越往下历史年代越久远,当发掘到原生土也就是人类没有活动过的土壤时,就要停止发掘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名考古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刚刚出土的陶瓷碎片。记者注意到,每个探方坑挖进20多厘米后,就发现了大量的陶瓷碎片,这些碎片虽然和前两次出土的碎片差不多,但考古人员都十分小心地将碎片分类装进特制的塑料袋,并编号封存。

    进展 第三次发掘持续两个月

    “这次就是在前两次的基础上扩大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范围,寻找更多的实物证据,对远古人类的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研究。”即墨市博物馆张馆长告诉记者,2007年、2009年,山东省文物局组织人员对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进行了两度发掘。目前已经初步确认即墨的历史可追溯至6000到7000年前,但从实物上还缺少更有力的证据,通过这次发掘,寻找远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石器、动植物、贝壳等资源来源以及周边的古海岸线等线索,为大汶口时期文化研究提供更为有力的实证。

    青岛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两次发掘,每次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这次将至少持续两个月时间,而且面积会不断扩大北移,这将成为即墨时间最长、出土实物最多的一次考古活动。

    已出土文物2000多件

    昨天上午,即墨市博物馆张馆长告诉记者,今年初,青岛考古人员和即墨博物馆工作人员开始对即墨东部的店集镇、王村镇、丰城镇、温泉镇、田横镇等范围内的一些遗址进行调查,包括南阡遗址、北阡遗址、东王圈遗址、姜家马坪遗址、东演堤遗址、南坦村遗址、河东遗址、西陆戈庄遗址、现子埠遗址、丁戈庄遗址等10处遗址,调查目的主要是确定大汶口文化时期遗址的分布范围和面积,并且通过采集遗址暴露的标本,探察地形地貌、土壤,考察6000多年的环境变迁。

    2007年3月,随着考古专家对北阡遗址的第一次发掘,遗址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2009年3月,即墨北阡遗址第二次发掘工作之后,共出土2000余件文物,并发现了大量的炭化小麦。

    张馆长介绍说,即墨金口镇是古莱夷地,经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原始社会早期原始居民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专家对北阡遗址进行了考古钻探和发掘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早期全部墓葬均为二次葬和迁出葬,这在胶东半岛乃至黄河和淮河下游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发掘中还发现了一座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墓葬及不少随葬品。 (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