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平度老汉揣名片找台湾堂叔 辗转20年取得联系

来源:青岛晚报 2011-03-19 15:37:40

  于辉吉,54岁,平度张舍镇人,一家小工厂的厨师。每当他空闲的时候,都会拿出手机,拨打那个已经有六七年没有打通的号码。20年前,他生活在台湾的堂叔回平度老家探亲,离开时给他留了一张名片,之后便音讯全无。近日,堂叔的女儿于淑梅却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来寻找他。昨天,阔别了20多年的亲人通过电话线再次“相见”。

  名片电话随身带了20年

  昨天上午,记者在平度市红十字会见到了于辉吉。得

知马上就要和20多年没有联系的堂妹通话,于辉吉有些紧张。于辉吉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色卡套,从泛黄的白纸中间抽出了两张名片,上面用繁体字写着姓名、电话。于辉吉告诉记者,这两张名片便是当年堂叔留给自己唯一的联系方式,“这两张名片已经跟着我20多年了,一有时间我就拿出来拨通上面的号码,但是每次都联系不上。 ”

  1991年的一天上午,于辉吉接到村委的电话,让他接收一封台湾的信件,是他的堂叔于福斋写来的。于辉吉告诉记者,堂叔在上世纪40年代去了台湾,当时于辉吉还没有出生。由于村委已经找不到于福斋的直系亲属,只好把信件转给于辉吉。于辉吉多方打听得知,堂叔的亲人都已经举家迁移到黑龙江省。于辉吉给堂叔回信,讲明了家里的情况。没过多久于辉吉便收到堂叔的回信,于福斋称想回老家小住,于辉吉得知后马上将家里收拾一新。按照预定的时间,于辉吉在机场见到了当时已是70多岁的堂叔。堂叔在于辉吉家中住了20多天后便又返回台湾,他回去没多久,于辉吉的母亲便病逝了。于福斋从台湾特地寄来了700美金作为丧葬费,这也成了叔侄二人最后的 联系。

  连线5次才听到亲人声音

  得知叔叔病逝后,于辉吉便想联系他的女儿于淑梅,谁知名片上的电话已经拨不通了,发出的十几封信也石沉大海。前不久,他接到了平度市红会的电话:“你在台湾的亲人正在找你。 ”

  昨天上午10时30分,于辉吉在平度市红十字办公室拨通了台湾红十字会提供的电话号码。号码拨通后,电话那边依然是忙音。工作人员又拨打了一遍,同样是忙音。工作人员仔细核对电话号码并更换电话后再次拨打这个号码,不一会,电话那边传出一名女性的声音。 “你是梅梅吗? ”“她不在,你拨她另一个号码吧。 ”接着工作人员又拨通了新的号码。 “喂,你好。 ”“你是梅梅吗? ”“喂,请讲话。 ”也许是没有听到于辉吉的声音,对方挂断了电话。于是工作人员第五次拨通于淑梅的电话。 “您好,请问找谁? ”“你是梅梅吗? ”“我是,你是? ”“梅梅! ”说着,于辉吉声音哽咽了。“梅梅,我是你哥啊! ”“你是于辉吉? ”

  交换地址准备回大陆探亲

  “你现在好吗?我父亲过世之后我就搬家了,我在台湾也一直联系不上你。 ”于辉吉擦干眼泪回答说:“我挺好,前几年离婚了,现在家里就我一个人。”记者得知,于淑梅是名画家,平时在台湾打零工,闲暇时攒钱准备出书。“堂哥,父亲过逝后我一直想回老家,但是一直联系不上你,你把你的新地址告诉我吧。 ”交换地址后,于淑梅说:“堂哥,如果我想回去的话,可以吗?”“当然,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欢迎你随时回来。”“这次回家我想顺便把父亲的房子处理一下,可能要在平度住一到两年可以吗? ”“太好了,欢迎欢迎。 ”就这样两人交谈了近20分钟后挂断了电话。“我现在就要回去收拾收拾,随时准备迎接梅梅回家。 ”于辉吉说。(记者 王婷 田璐)

  多亏“辉吉”就他一个

  在电话中,于淑梅询问于辉吉的新地址,于辉吉用带有平度口音的普通话说了好多遍,但于淑梅仍然“听不懂”。工作人员和记者赶紧来帮忙,用普通话重复了三四遍,“好了,我记下来了。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寻亲“于辉吉”的名字帮了不少忙。 “当时于淑梅找到台湾红十字会时,只知道堂哥叫于辉吉。然后台湾红十字会联系了大陆红十字会,转到了平度红会。我们通过公安系统户口搜索系统,巧的是,整个平度叫于辉吉的只有他一个人。 ”工作人员说,“随后和他联系后得知,于辉吉的确有个亲人在台湾,然后就安排了这次通话。 ”

-

相关链接

上一篇:今年高考招生取消三本将与二本合并 五新政出炉
下一篇:周末两天青岛小阵雨 冷空气来袭将降温5-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