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节会类 > 正文

献礼两会:2010年我市多管齐下教育发展成果颇丰

1
青岛新闻网 2011-02-21 08:52:35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市内四区200多所中小学的供暖设施改造于去年全部完成,学生们在暖融融的教室上课

岛城中小学通过开展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推进学校特色发展

青岛第二实验中学高标准的教学设施

  高标准建设的青岛第二实验中学投入使用,生均经费大幅度提高,市内四区中小学供暖设施改造全部完成……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岛城教育行业收获颇丰的一年,青岛教育在硬件和软件投入和建设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回首201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2011年会更好。

  三年供暖设施改造结束

  2011年1月17日是岛城气温较低的一天,但青岛育才中学的教室里暖意融融。从去年开始,育才中学教室里冬天温暖宜人,到了夏天,教室里又可以变成凉爽宜人,这就是地源热泵带来的享受。作为市内四区供暖设施改造的最后一批,全市44所中小学与育才一起告别了小锅炉,迎来了集中供暖、地源热泵等清洁方式带来的暖意。

  市区中小学取暖设施改造工程是2008年市办实事之一,按照3年规划,去年是最后一年,市内四区200多所中小学的供暖设施改造全部结束,3年来政府已经累计投入两亿元。此次供暖改造淘汰高耗能、重污染的小锅炉取暖方式,所有学校优先采用集中供热的取暖方式,没有热源的区域则采取空调、远红外、电热膜等方式采暖。去年市教育局更是在育才中学和旅游学校试点使用地源热泵的供热方式,这种绿色环保的取暖方式,不仅可以在冬季取暖,还可以在夏天制冷,试点成功后将在无法实现集中供热的农村中小学推广。

  市内四区200多所中小学供暖设施改造结束后,下一步我市将集中财力改造农村中小学的供暖问题。根据省教育厅的规划,农村中小学需要完成“211”工程改造,其中“2”为热水、热饭,两个“1”为改厕和取暖,热水、热饭改造在去年已经结束,改厕和供暖则是今年的工作重点,改造计划仍为3年,预计改造学校2000余所。

  亿元学校去年投入使用

  去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后,位于浮山新区的青岛第二实验中学正式投入使用,首批480名学生顺利进入这里学习。这所投资1.2亿元高标准打造的中学在建设中也创下了岛城中小学校建设的若干纪录,首次使用电子互动黑板,学校还装备了国内唯一实现三维立体动态展示的数字化星球地理教室。除了硬件建设的标准较高外,学校在师资力量配备上同样起点较高,市北区教体局面向全国范围内招聘了15名名师,使第二实验中学创下了岛城初中学校省级以上综合荣誉教师最多的纪录。

  山大在青岛建新校区

  山东大学将在即墨鳌山卫建青岛校区,这标志着又一所211院校将落户青岛。

  据介绍,山大青岛校区将在今年春天开建,2013年开始正式招生。山大青岛校区占地面积为3000亩,青岛校区定位于理工科研究型校区的青岛校区,其特色是侧重为有山东地域优势的海洋经济、蓝色产业服务,重点发展新兴高新学科。

  去年岛城高教领域的好消息频频传来,除了山大青岛校区最终敲定选址和开工时间外,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复成为一所本科独立学院,建成3年后,该学院终于获得了今年正式招生的资格。而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还有一所211院校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产学研基地已经启动了前期准备工作,即将落户青岛。不久的将来青岛拥有的普通本科高校数量将在现有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的基础上增加到9所,而岛城“211”院校也将达到4所。

  生均办公经费大幅提高

  从2010年9月1日学期开始,我市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将给全市中小学校新增财政投入3亿元,全市中小学办学公用经费将统一提高至小学每生每年700元、初中900元,城乡中小学生标准完全相同。据市教育局初步估算,提高公用经费标准后,全市小学生每年至少省50元,初中生和高中生能省100多元。标准提高后,学生们的部分费用就可以减免:初中、高中学生参加学工、学农的材料费、住宿费;学校集体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课堂”、观看电影文艺演出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费用;全市中小学生冬季取暖费;公办高中段学校学生电教教材费;中小学生每年体检一次的费用。

  此外,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建立高中段公办学校公用经费财政预算内拨款制度,按普通高中生每生每年500元、职业高中每生每年600元的标准,为高中学段公办学校在校生拨付公用经费,全市50余万高中生需要政府每年拨付1.06亿元。

  生均经费提高后,今后五市小学、初中公用经费财政预算内拨款标准分别由每生每年400元、600元提高到小学700元、初中900元的标准;七区小学、初中标准则由过去的每生每年510元、720元提高到700元和900元的标准。经过这轮教育经费的大幅度提高,我市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提高幅度为小学提高75%、初中提高50%;城市小学提高37%、初中提高25%,农村远高于市区。

  相关新闻

  助学金惠及两成普高生

  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资助比例从在校生总数的8%扩大到20%,平均资助标准从每生每年1000元提高到每生每年1500元,资助标准具体分二档:一档1000元,二档2000元。目前青岛市在校普通高中生总数为10万人左右,按照新的资助政策,将有2万左右的高中生可以接受资助。除普通高中学生外,我市财政还投资4000万元,将市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助学金标准从每人2000元提高至3000元,具体分为三档,一档2000元、二档3000元,三档4000元。目前我市市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在籍在校学生6.7万人,享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达到1.13万名,占在校生总数的16.9%。

  去年,对中职学生也有利好消息。我市在涉农专业、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免学费的基础上,对市区家庭困难的学生也免除了学费。市教育局资助办的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将有10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到免除学费的优惠,免学费名额根据学校在籍在校学生人数按比例分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的学校予以适当倾斜;对青岛市盲校、青岛市中心聋校中职一、二年级在籍在校学生全部资助。目前,我市中职学校学费每年为1600元至2500元之间,按学年交学费的学校,一次性退还所有学费,按学期交费的学校则按每学期交费额度退还。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献礼两会:15个项目全部开工 1.1万回迁户住新房
下一篇:市南:建首善之区 市北:建国际化特色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