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头条图片 > 正文

人类模拟首次成功登陆火星

1
青岛新闻网 2011-02-16 12:00:29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火星-500”试验中方项目负责人白延强15日表示,两名外国志愿者于14日踏上“火星”表面并进行作业。

    在经历257天的飞行后,俄罗斯志愿者亚历山大·斯莫列耶夫斯基和意大利志愿者迭戈·乌尔维纳身穿32公斤重的俄罗斯“海鹰”航天服,第一次走出登陆舱,踏上模拟火星表面。他们在模拟火星表面插上了俄罗斯国旗、中国国旗和欧洲空间局旗帜,并用俄语和英语发表了简短致辞。他们还收集了“火星”表面的土壤样本,装入特制的收集袋中。

    出舱前,包括王跃在内的3名志愿者接受了头低位卧床实验。他们身穿抗失重负荷服,平躺在床上头朝下12度,开展模拟失重下的医学研究。

    志愿者模拟出舱登陆的地点是火星“古谢夫陨石坑”,那里被认为曾经是远古湖泊。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车2004年曾在此着陆,吸引了航天界的广泛关注。

    出舱实验从14日开始到18日,将总共进行三次:第一次,宇航员模拟将所有必要的设备从登陆舱内搬到“火星”表面;第二次,宇航员将模拟对“火星”表面进行勘察,并获取土壤样本。而第三次实验,宇航员将模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其中包括一位志愿者意外摔倒导致手部受伤,另一名志愿者必须对他进行照料,并帮助他站立和走到登陆舱。

    中国小伙王跃周五出舱作业

    根据计划,志愿者将分组模拟登陆火星,王跃和俄罗斯志愿者斯莫列耶夫斯基作为第二乘组,计划于18日模拟登陆火星。他们将身穿改装的俄罗斯 “海鹰”航天服,打开登陆舱气闸,在“火星”表面开展作业。王跃还将驾驶装有机械臂和摄像头的火星探测车,在“火星”表面采集岩石。

    “袖珍地球”宜居人类“情有独钟”

    “火星-500”试验中方项目负责人陈善广说,相比较而言,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是自然条件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它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有稀薄的大气层,自转一周仅比地球多半个多小时,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火星因此有一个别称——“袖珍地球”。火星独特的空间位置、气候和地质状况决定了它有可能成为科学研究基地和将来人类移民的彼岸。

    陈善广说,火星的价值不可估量。像无线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突破,可以说相当程度上得益于登月计划这样宏伟的太空探索项目的成功实施。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朝鲜举行花样游泳表演庆祝金正日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