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打折频道> 消费资讯 > 正文

葡萄酒市场鱼龙混杂 暴利傍名牌掩人耳目

1
青岛新闻网 2011-02-12 09:15:42 中国广播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中广网郑州2月11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春节期间是红酒消费高峰期,可各种问题红酒充斥节日市场。拉菲家族、拉菲兄弟、拉菲特、拉菲尔……红酒市场上傍名牌的杂牌酒随处可见。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红酒,到底该如何选择,记者通过实地调查采访了解情况。

    记者:近日,郑州市民李先生去超市购买红酒时犯了愁。

    李先生:过节了,想买瓶红酒热闹热闹,但是到超市一看,中国的、法国的、南非的…… 哪里产的都有。国产的标签还能看懂,进口的根本看不懂。

    走访郑州市多家商场超市,记者发现正如李先生所说,各个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红酒让人眼花缭乱。再看进口红酒,来自各个国家的洋货应有尽有,五颜六色的标签让人看着都眼晕。众多的进口红酒中,品牌名称也让人看不透:大多都和拉菲、波尔多、贝拉等字眼相连,让人摸不着头脑。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我国进口2升以上容量的散装葡萄酒2267万升,增长86.8%,进口均价仅为0.86美元/升,算上税收、灌装、酒瓶包装等费用,一瓶750ml进口葡萄酒成本还不到20元。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酒庄里,存在不少从国外进口在国内灌装的现象。被灌装贴上外文商标的“洋酒”销售时能达到每瓶几百元,甚至更高,按照每瓶成本不到20元来算的话,价格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河南省酒业协会进口酒分会副会长黄俊勇认为产品启蒙期也要货真价实。

    黄俊勇:目前来讲大家讲到的暴利,是在这个特定的阶段,是一个市场的启蒙阶段,因为葡萄酒在中国就不是很发达,那么在内地,我们三线城市更是一个市场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不是用一年两年来计算的,可能是十年八年或者三年五年,这样一个阶段就是市场的启蒙期,在这个阶段,可以有丰厚的回报和利润但是一定要做货真价实的产品。

    记者:红酒的销售渠道主要有批发市场、超市、酒店和街边专卖店。记者发现,大型超市都有专门的红酒区,而放的红酒中,除了一些“国际大牌”,还有许多闻所未闻的新名字,大多标着“原装进口”,价格则从30多元到上千元不等。郑州一家酒窖的经理告诉记者。

    经理:一般市民奔着“进口”二字而去,往往觉得进口的肯定是好的。事实上,整个红酒市场充斥着傍名牌、杂牌。那些所谓的进口红酒当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红酒”。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全球6大outlet扫货攻略 春节后血拼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