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头条图片 > 正文

春节劈柴院充满年味

1
青岛新闻网 2011-02-09 05:41:14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迷你版劈柴院风俗雕像、芭蕉叶编成的霸王龙、废旧弹簧拼成的擎天柱……在春节假期期间,劈柴院里不但好戏连台,很多的民间艺人也看中了这块“宝地”,在春节期间来劈柴院献艺,而他们的特色手工艺品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这也让他们的生意比平时红火了不少。

    特色面塑引人围观

    “这玻璃盒中的雕塑和旁边这个大雕塑简直一模一样。”刚刚走进江宁会馆,记者就被一个惊喜的童音所吸引。顺着他的声音记者望去,在“面人高”的展台上,放着一座金黄色的雕塑,长长的烟袋和满脸皱纹的聊天老汉与江宁会馆中的民俗雕塑几乎完全一样。除了这个微型雕塑外,记者在他的展台上还看到了许多反映老青岛民俗的胖娃娃、戏曲明星主题的雕塑,让他的面塑充满了“老青岛”的味道。

    “到了过年我也会做喜羊羊、灰太狼这样的雕塑讨孩子们的喜欢,但是这不是我的‘主业’,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反映出老青岛的特色来。所以挣钱不是主要目的,我想靠这些雕塑赚个人气。”制作者高致远介绍说。

    “恐龙”部队引来八方客

    在江宁会馆门外,很多游客则因为艺人马振友的草编而驻足。与市面上常见的大型草编不同的是,马振友的草编走的是“微编”路线,不论是小蛐蛐,还是“大”恐龙,都是他用细如发丝的芭蕉叶丝编的。“你看这恐龙爪子都是用芭蕉叶丝一点点编出来的,编这么个恐龙需要三天的时间。”马振友介绍说。他这套功夫是祖传的,过年期间没有回家,而是扎根劈柴院做起了草编微雕的生意。

    “春节期间,我们主要的商铺都没有歇业,特色的工艺品和小吃也吸引了大量游客,保守估计,从初一到现在游客已经突破了十万人。”劈柴院张经理介绍。 (记者 王寿林)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中国多地观测到木星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