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老两口中投资陷阱 终生积蓄247万被骗血本无归

1
青岛新闻网 2011-01-28 15:52:26 青岛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偶然间看到了一家民间借贷公司的宣传,20%的高利息让王女士老两口动了心。从2009年9月开始,两人先后将一辈子积攒的247万元都投给了这家民间借贷公司。 “本来想多赚点利息换个大房子安度晚年,没想到辛苦钱打了水漂。”昨日,王女士说集资人已经逃到香港,老两口现在欲哭无泪,春节前就得从原来租住的120平米的房子里搬到50平米的小房里居住。

  20%高利息挺诱人

  昨日,60岁的王女士边讲边不住抹眼泪,“这可是我们老两口辛苦了一辈子攒下来的啊。 ”王女士说,2009年9月的一天,她在街上收到一张传单,上面是一家投资公司的宣传,内容让她很激动,“这家民间借贷公司的利率能达到20%。还可以把房产抵押给市民。”这让王女士动了心。当时,老两口和女儿还挤在一套不足50平方米的老房里。老夫妻俩商量决定,把积攒的钱投进去,赚点利息买套大房子安享晚年。第二天,两人就来到位于泛海名人小区的该公司,见到了孙姓经理,“他当时拍着胸脯保证肯定让我们有高收益,绝对没风险。 ”为了打消王女士老两口的疑虑,孙经理还和他们办理了房产抵押手续。

  4次投入247万元

    “他那套房子在市南区泛海名人小区,有160多平方米,当时想就算对方跑了这个房子也能抵我的钱。 ”王女士说,一家人因此降低了警惕。2009年9月15日王女士第一次与对方签订50万元借贷协议。 3个月后,孙经理主动给王女士打来电话,“说借款协议到期了,有两万多元利息,问我是继续续签合同还是把钱提出来。 ”王女士说,当时家里并不急需钱,加上孙经理如此“诚恳守信”,就想把钱放在那里继续利滚利。随后,为了扩大收益,老两口还把房子卖了,于去年6月又投入150万。王女士说,正是在对方一再保证和高息利诱下,她又分两次投入45万和两万元。一年多,老两口先后4次投入247万元。

    集资人卖掉房子失踪

    去年9月,孙经理突然找到王女士,说想投资一个项目,要暂时用一下房产证,等用完后马上抵押回来。 “当时看他挺诚恳的,我的钱10月份就到期了,到时连本带息都要回来,就同意了。 ”王女士说,没想到一时疏忽酿成大错,一直到去年10月借款到期了,她给孙经理打电话,可对方电话始终无法接通。后来经过多方打听,王女士才知道,孙经理已经将之前抵押给她的那套房子卖给别人了,一家人已经逃到香港了。听到这个消息,王女士老两口如同五雷轰顶,“我从知道这个事后,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

    为讨钱雇了私家侦探

    为了找对方要钱,无奈之下,老两口甚至找到了私家侦探,但由于没钱支付5万元的费用,只好和对方签订了一个后期付款协议,“就是如果钱要回来的话,要给他们分4成。 ”王女士说,私家侦探经过调查告诉她,对方在青岛的另外两套房子和其他家产全部卖掉了,一家人逃到了香港。 “我从他同学那里了解到,他不光卷走了我一个人的钱,还有很多人上当。他的一个邻居也被骗走了50多万。 ”

    没养老钱只能租房住

    王女士说,虽用尽各种办法,可对方音信全无。当初她连自己的房子都卖了,现在只能租房子住,“家里一点存款都没有了,每个月房租都交不起了。 ”王女士说,夫妻俩年轻时做点小生意,辛苦打拼了一辈子才攒下点钱,现在全打水漂了。女儿离婚后,现在仍没工作还要抚养两岁的孩子,一家人只能靠老两口微薄的退休金度日,“现在房租也付不起了,这两天就得搬到50平米的老房子里。我们老两口啥都没有了,饭也不想吃,一想到这个事就想哭。 ”在记者提醒下,王女士已经报警。(记者 李德银 陈小宁)

    相关新闻

    民间借贷有风险

    记者从我市一家抵押贷款有限公司了解到,最近股市低迷,楼市调控政策变化莫测,因此许多市民想把资金投入到民间借贷市场当中来,这段时间岛城民间借贷市场出现供需两旺的局面。专业人士介绍说,加息后银行存款年利率只有2.75%,理财产品收益率约在4%,而民间借贷年收益率可达10%甚至10%以上,因此受到追捧。岛城目前有200多家民间借贷公司,规模不一。一些小公司为了发展业务,采取降低佣金、提高抵押率、提高借款利率等办法拉客户,给借贷双方都增加了风险。因此,市民选择借贷公司放款时,应该选择规模大、历史悠久的公司,不要被过高的利率所“诱惑”,否则可能有风险。

  伎 俩 1

  先以无抵押贷款为诱饵吸引对方,然后生成服务只对会员开放,骗取借款者成为会员并交纳数百元到万元不等的会员费。

  伎 俩 2

  利用合法企业作为掩护,编织种种光环。目前的涉众型经济案件中,犯罪团伙为了博得投资者的信任,往往成立手续完备的公司,甚至不惜重金为自己编造种种光环。

  伎 俩 3

  对投资者许以高额回报或诱人的条件,骗取钱财后玩失踪。

  伎 俩 4

  手法多样,花样不断翻新。犯罪团伙利用普通百姓投资渠道相对不足、缺乏对企业的业务经营和资信进行深入了解的渠道等,人为地使经营者和投资者处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位置,不断翻新作案的手段。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62岁女保洁进病房没敲门 被悍妇泼冷水砸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