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产量不及烟威消费不如济南 青岛海参处境尴尬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1-01-23 08:43:47 字号:TT

  在宁夏路上一家海参专卖店,销售员向记者展示本土优质海参。

    青岛产海参,济南不产海参,但济南的海参市场却比青岛的要红火得多。快过年了,在迎来旺季的青岛海参市场,经营者们在收获喜悦的同时,也经受着无奈 。在胶东海参这个家族中,青岛海参的处境似乎有些尴尬:在产量上 ,它不及烟威,即使品质再佳也难成气候,在营销上,它过于分散,缺少能冲锋市场的“大块头”。外地市场走不出去,本地市场又遭遇“列强”围攻。不过,以崂山海参等为代表的青岛本土海参也在发力,以求打破市场僵局。

    ■旺季

    去年鲜参价格涨了一倍

    “一斤四五千元,这海参真是吃不起了。”在东部一家超市,市民乔女士望“参”兴叹。乔女士打算花五六千元买两斤海参送给老家的长辈,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心理预算的这个价格只能买一斤,无奈之下,她只好放弃了送海参的打算。

    临近春节消费旺季,海参价格扶摇直上。据青岛老尹家海参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宝昌介绍,去年海参价格是近年来海参价格涨幅最快的一年,半年时间,鲜海参从去年上半年的每斤六七十元已经涨到了目前每斤130多元,涨了一倍左右。受其影响,干海参价格也水涨船高,目前,80个头左右的普通干海参每斤的价格普遍在四五千元,60头左右的干海参每斤价格在5000元以上,40头左右的干海参每斤价格在6000元以上。

    对海参养殖户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好年景。但即使是在这种状况下 ,也并不是所有的养殖户都能乐起来。

    ■尴尬

    养殖户销售靠熟人介绍

    即墨海参养殖户老赵眼下为海参的销路不断地求人。老赵和两个亲友合伙承包了一处养殖池,每年能收获海参近万斤。前两年与他一直有合作的外地客户,今年做了别的生意,老赵自己需要另寻销路。

    这个外地客户是老赵的大客户,往年有接近一半的海参是通过他销往外地市场的。剩下的海参,就卖给熟人或熟人介绍的朋友们。“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这个卖法。”老赵说,这也是绝大多数同行的做法。

    但这个卖法越来越吃力。老赵说,熟人还好 ,因为大家熟识,但熟人介绍的朋友,却经常性地“退单”:朋友打电话要海参,送过去了,一看海参包装不太上档次,也没有响亮的牌子,就打起了退堂鼓。

    进超市、开专卖店,这些想法老赵不是没有想过。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进超市,自己没有品牌,产品进不去。自己开专卖店吧,他也开不起。老赵说,今年的春节行情比往年好 ,但自己没有成熟的销路,只能是“别人吃肉,自己喝上一口汤”。

    ■调查

    想走出去,怕“弱肉强食”

    本身不靠海、产不出海参的济南,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海参消费大市。在济南的大街小巷,海参店多到了遍地开花的程度。而来自青岛的海参品牌很少见,产地东北、烟台、威海等地的海参占据了市场主体。

    “说实话,青岛的海参质量确实不错。”在济、青两地“倒”海参的董大民(化名)说,质量好归好 ,就是卖不上价,同等规格、档次的海参,辽宁的、烟台的、威海的都比青岛的价格要高。正因为这样,一些专卖店就把从青岛收购的海参加工好后换上外地的包装出售。

    青岛老尹家海参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宝昌说,青岛的海参品牌在青岛以外市场的开拓很滞后。目前,老尹家的地盘还基本上局限在青岛市场。

    据介绍,目前青岛大小海参生产加工企业有100多家,主要分布在崂山、黄岛、即墨等地,其中,养殖规模超万亩或资产规模超亿元的上规模企业大约有十几家,但这些企业在外地市场的专卖店加起来屈指可数。青岛一家规模海参加工企业的人士表示 ,像济南这样的市场竞争太激烈,有实力的大企业进入较多,很担心进入之后弱肉强食。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