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十一五”青岛新农村建设交上出色答卷

来源:青岛新闻网数字报 2010-12-19 14:31:08

  “2010年前三季度,青岛农民人均纯收入8918元,预计全年肯定能突破万元大关。”日前,市农委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从 2006年的 6546元到 2009年的 9249元,再到2010年突破万元大关。“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农民人均年收入五年五大步,成为新农村建设巨大成就的最直接的写照。

  与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相对应,“十一五”期间,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建设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再贵、出行不再累”成为青岛农民的口头禅。

  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五年

  时下,在平度麻兰镇东沙窝村——这个草莓专业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今冬首批草莓的上市。大棚草莓目前的市场价格达到每斤40元,对该村的农民来说,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今年春天,村民位淑萍家两个单棚面积不足7分地的草莓大棚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该村300亩大棚总收入达到400万元,全村90户农民户均收入4.4万元。

  “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四百工程”、培育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扶持农民创业,助推农民增收。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中,生产发展被放在首位。围绕这一目标,我市提出了“五有、五通、五保、五化”的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依次推进粮食、蔬菜、花生、果茶花卉四个100万亩建设工程,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自2008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200万元专项资金,对10个“一镇一业”示范镇、1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进行表彰奖励,推动我市“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一村一品”村庄1415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22.5%。

为扶持农民创业,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和贷款担保补贴。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农民创业贷款近9亿元,扶持5万多名农民实现自主创业。自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3700多家,入社农户14.5万户、带动30多万户农民共同致富。

产业基础的进一步夯实,在推动农业生产能力提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同时,使我市农民的收入快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五年。

与此同时,我市农民收入的来源更趋多元化。 2009年,工资性、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达到5429元,所占比重达到58.7%。农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05年的3737元增长到2009年的5832元,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十一五”期间,我市投入巨额资金加快推进以路、水、电、气、房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在2007年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在全市启动以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简称“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在实施“五化”之前,有一组数据不得不提:2006年底之前,我市还有4690个村庄没有一条硬化道路,而我市的村庄(社区)总量是6018个。正是这样的数字让市委、市政府看到了加快推进农村“五化”对于改善农民民生的紧迫。

充分调研并剖析我市率先开展“五化”工作的胶州经验后,我市出台了《关于实施新农村建设“五化”工程的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扶持五市1000个村庄实施 “五化”工程,提出在2010年年底使全市行政村基本实现“五化”。

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30亿元,累计5508余个村庄基本实现 “五化”,占村庄总数的91.5%。全市硬化村内道路5300万平方米,新栽苗木1000余万株,安装路灯9.2万盏,新添垃圾投放点3.6万处,建设农村休闲娱乐场所1700余处……

租住在胶州市胶西镇尹家店二村的由建秀来自广东,是村西头青岛创达电工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过去每逢阴雨天,他都要穿上雨鞋,踩着泥泞的道路往返厂区和出租房。在该村新修的水泥路完工后,由建秀由衷地说,自己那双穿了好几年的雨鞋,终于可以下岗了。

“五化”的推进,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给许多村庄带来了经济效益。在胶南灵山卫的毛家山村,“五化”完成后,许多游客将这里作为郊游的目的地。仅庭院经济一项,村民人均收入就达1500多元。 “村民房前屋后的瓜果梨桃枣,园子里的青菜,不用出门卖,在村内就消化了。 ”村主任刘瑞亮说。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青岛市级财政最大限度向农村倾斜。 2006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投资22.65亿元,新改建“村村通”柏油(水泥)路505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柏油(水泥)路。

投入1.25亿元解决了2017个村庄、138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实现村村通自来水。

在全国率先展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累计投入10.6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4.1亿元,对18座大中型和322座小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

加快农村电力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先后投资5.5亿元,建成4个电气化县、58个电气化镇、2187个电气化村。

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自2006年以来市本级以上财政累计投入1.4亿元,新增大中型及户用沼气5万户。

实施农村残疾人安居工程,累计投入6120万元,新建改建房屋3677处。启动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2009年开工建设农房7.9万户,改造农村危房8640户……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现

县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0%,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农村大、城市小,农民多、市民少的特点决定了青岛推进城乡统筹的难度,也凸显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十一五”期间,我市迎难而上,在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项目上迈出坚实步伐。

“十一五”期间,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参合人数达到460.1万人,参合率达到99.9%。筹资标准由2006年的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目前的最低150元、最高270元,看病贵现象有效缓解。

在率先推行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后,胶南在完善大病门诊补助制度的同时,又建立起慢性病门诊补助制度。这项制度中,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门诊费用,不设起付线,按80%比例报销,最大限度地惠及农民。该市参合农民住院率由2004年的2%提高到2009年的7.8%,连续三年农民参合率达到100%。 2009年,胶南市门诊参合受益者达61.41万人次,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6610.05万元,参合农民受益率达到95%。

农村医疗硬件建设中,我市投入近1.3亿元对全市90处镇(办)卫生院和3119个村卫生室启动升级达标工程,其中新改扩建45处镇卫生院,使农民实现了 “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

五年间,青岛先后两次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05年的每人每年1080元提高到目前的1800元,增幅达到66.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正式启动,全市已有27万名60岁以上农民领取养老金,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农民养老负担得到减轻。

农村教育方面,我市在2007年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补助。

农村文化方面,全市投入1.2亿元改造完善了84处镇综合文化站和3600个村文化活动室,实现了镇镇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十一五”我市老年人与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