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青岛造动车组速度世界第一 堪比喷气飞机(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0-12-04 05:51:11 字号:TT

    时速486.1公里!这是喷气飞机低速巡航的速度。时速486.1公里!这是中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跑出的速度。时速486.1公里!中国再度刷新世界铁路运营速度纪录,演绎“高铁奇迹”。

    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由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上午11时28分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这是继今年9月28日沪杭高铁试运行创下时速416.6公里之后,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动车组脱轨系数小于0.1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指出,“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最高运营时速为380公里,持续运营时速350公里,在气密强度、旅客界面、智能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创新,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已在沪杭高铁批量投入使用。

    对于人们担心的高速列车安全问题,中国南车集团有关技术人员解释说,高速列车有个很重要的安全指标叫脱轨系数,就是不同时速下的列车,它的脱轨系数都要小于0.8,经过测试,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脱轨系数小于0.1,远远低于限度标准。

    京沪高铁明年底前通车

    京沪高铁是当今世界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全长1318公里。今年11月15日全线铺通,2011年底前通车后,北京至上海4小时直达。

    枣庄至蚌埠段是京沪高铁建设先导段,承担着示范引导全线建设的重要任务,全长约220公里。今年11月10日,先导段率先展开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包括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无砟轨道结构、地面气动效应等十项试验内容,从而系统验证时速350公里以上运行条件下固定设施、移动装备的安全性、匹配性和适用性。

    高铁营业里程世界第一

    目前,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5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现在,中国每天开行的动车组就有1000多列,运送旅客约百万人次。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据新华社

    造辆高速列车用了不到两天

    南车青岛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一年能造200辆全球最快列车

    “青岛造”新一代高速列车连续刷新世界列车最快时速,记者昨日联系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生产企业南车青岛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南车青岛四方公司制造一辆在京沪高铁营运的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平均用工不到两天。目前,该公司位于城阳棘洪滩的高速列车生产线可以同时开工制造多列高速动车组,一年能生产200列。

    跟飞机一样排座位

    今年11月,记者走进南车青岛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的高速动车组生产线看到,新一代“和谐号”CRH380A列车车厢内部的设施就和飞机机舱一样,但空间要比机舱大多了。

    CRH380A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人性化,席位编号参照了航空模式,采用数字和字母组合的方式表示座椅号,数字表示排号,字母表示位置,这样能够直观显示座椅的具体位置(车窗、中间、过道)。例如CRH380A的二等座车厢,座椅按3+2排列,3人座椅用A、B、C表示,分别代表车窗、中间和过道位置,2人座椅用D、F表示,分别代表过道、车窗位置。这样乘客一看前面的数字就知道自己在第几排,不用再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数。

    车厢内部设施齐全

    据介绍,京沪高铁上运行的“和谐号”是16辆车厢编组的高速列车,而目前在沪杭线运行的列车每个编组有8辆车厢。在驾驶室之后,就是乘客乘坐的车厢了。其中,紧挨驾驶室的是观光车,里面只有两排座位,在这里,可以观察到列车司机驾驶列车的情况。观光车之后是二等客车,里面全部是蓝色的高背座椅,两列二等车之后,是一等车,座椅的颜色为红色。一等车和二等车内的乘坐人员不等。

    在餐车的附近还设有包席,通过隔断挡了起来,里面有两排座位和一张小桌。另外,运行在沪杭线的高速列车上还设有VIP包厢。每列车厢里都安装有多台车载电视,供乘客在乘坐期间娱乐。记者还发现,车厢里的座椅都可调整方向。另外,各车厢均设置了卫生、盥洗、饮水、行李存放等设施。 记者 刘延青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