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全力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 千警上路集中整治

1
青岛新闻网 2010-11-17 07:08:15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青岛新闻网11月16日讯 为全力预防和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市公安交警部门将从即日起至2011年2月底,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全市公安交警将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千警上路大管控,全面查找和治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全力预防和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今冬明春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据了解,此次整治,交警部门将突出五个重点管控。重点

管控交通违法行为:城区以酒后驾驶、违法鸣喇叭、故意污损或遮挡号牌、不按规定让行、追逐飙车以及重中型货运车辆违反通行规定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为整治重点,高速公路重点查处超速行驶、故意污损或遮挡号牌、超员超载、疲劳驾驶、无牌无证、假牌假证、逆向行驶、违法停车以及大型货车长时间占用最左侧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农村地区(国省道及县乡道路)严查严处酒后驾驶、超速行驶、超员超载、无牌无证、假牌假证、逆向行驶以及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

    重点管控路段和区域为各高速公路、国省道、重点旅游线路、城乡结合部以及其他事故多发、易发路段。

    重点管控时段为:根据同时期交通事故统计分析,14时至20时是道路交通事故多发时段以及发生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影响的时段。

    重点管控车辆及驾驶人:长途客运车辆、客运包车、卧铺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及其驾驶人。重点管控道路安全隐患:未按规定设置中央隔离设施的路段、无路侧防护设施的路段、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缺失严重的路段。

    据介绍,此次集中整治行动将切实将六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一是,狠抓源头管理。各交警大队开展辖区事故黑点排查工作,将排查结果及时通报安监部门,申请资金开展整治,主动联系区市政府加快推进双向四车道以上公路、双向六车道以上城市道路安装中心隔离设施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对今年以来排查出的事故多发路段、秩序混乱路段、安全防护设施和管理设施严重缺失路段、公路桥梁隐患的整治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同时,组织民警对运输企业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车辆安全技术状况以及驾驶人从业资格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尤其对运输散流物体未进行密闭、放大号不清、防护装置不合格等重中型货车责令客货运企业或车主进行整改,跟踪督促,重点对重中型货车安全技术状况和号牌喷涂、密闭措施、车身发光标识和防护装置进行检验,对检验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发放检验合格标志,并及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安全隐患突出、整治不力的运输企业。每月对营运客车驾驶人交通违法记分进行一次清理。对交通违法记分临近12分未处理的,督促企业提前通知驾驶人及时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并对驾驶人进行一次警示教育。

    二是,切实加强预警研判。通过定期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会商事故预防对策,查找事故发生原因,抓住薄弱环节,深入开展责任倒查。

    三是,强化路面管控。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将深入开展交通秩序示范公路和“畅通安全行星级路”创建活动,除留有必要的值班、办理业务人员外,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投入执勤执法工作中,切实维护交通秩序,严查严管交通违法行为,国省道和高速公路实现24小时见警。充分发挥电子监控系统、移动电子警察等科技装备作用,加大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查纠力度,依托39处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重点做好对7座以上客运车辆特别是省际长途客运车辆的检查登记,严格执行客运车辆“六必查”,即做到乘载人数必查、驾驶时间必查、驾驶资格必查、车辆审验情况必查、车辆安全设施配备情况必查、车辆轮胎磨损状态必查。加强道路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合理布设执勤岗位、科学调整勤务时间,强化指挥疏导、最大限度缓解因道路施工对市民出行的不利影响。对影响道路通行的,按照法定职责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施工单位落实。

    四是,严查交通违法。坚持“高危时段必查、高危地段必查、周末假日必查”。对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对符合扣车、扣证、拘留法定条件的,坚决依法办理。

    五是,强化宣传教育。按照“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部署,积极会同安监、交通等相关部门深入运输企业、村庄、社区,组织运输企业驾驶人、私家车驾驶人开展一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和谐交通进社区”活动,组织民警深入公交集团、交运集团等各长途客运企业、专业运输企业、出租运输企业等客运单位逐一行走访宣传,详细记录走访时间、内容、座谈人员等基础信息并造册、备查。对货运企业和大型有车单位则参照客运企业走访模式进行拉网式走访,确保见面到位、走访到位、宣传到位。

    六是,完善应急处置。做好恶劣天气交通管理应急处置工作。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以及事故多发路段、多雾结冰路段为重点,针对冬季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增多的特点,制定完善恶劣天气交通管理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处置演练,及时与气象、交通运输等部门沟通协调,确保不发生因恶劣天气导致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不出现高速公路和国省道长时间、长距离的交通拥堵。(记者 任俊峰 通讯员 陈刚 栾心龙)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大剧院音乐厅28日首秀 倾听肖邦透明世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