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岛城最老葡萄树藏身大泽山 一次结果500余斤

来源:青岛晚报-- 2010-10-02 17:07:51 字号:TT

    时下正是葡萄采摘和上市的季节,在市民们大啖鲜果的时候,说起我们的葡萄产地,人人耳熟能详,“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 ”然而,你是否知道岛城“树龄”最长的葡萄树在哪里?昨日,记者与专家辗转数个村落,寻找岛城的葡萄树王,最终在平度大泽山镇旋口村发现了百岁以上的老葡萄树,亲眼见到了这棵果实累累的140岁葡萄树王。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棵树王是龙眼葡萄树,至今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每到收获的季节,都能结出满树硕果。 见证 树王历经百年风雨

    走进旋口村,在当地村民的指点下,记者一行人沿着一条山路向上爬,山路两边的葡萄园里,一排排葡萄树一眼望不到头。“这个葡萄园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树王就长在这里。 ”推开一道老旧斑驳的木栅门,记者与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新疆分所所长徐升伦弓着身,走进一个葡萄园。让人惊叹的是,葡萄原是藤本植物,但园里的一株老葡萄树却已经长成了大树,老树弯弯曲曲的茎干爬满了园子。

    与“年轻”葡萄树浅色的枝干相比,“老树王”的枝干接近黑色,颜色斑驳,摸上去干裂粗糙。在小孩腰粗般的主干上,又分出了几条胳膊粗的枝杈,占地空间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一串串葡萄套着袋,压弯了枝头。“专家说这棵葡萄树有140年的历史,是我们这儿最老的葡萄树,古老的品种龙眼葡萄。 ”

    81岁的徐守方老人是这个葡萄园的主人,老人抚摸着古老的枝干,满脸自豪地说:“别看这棵树年龄大,产量可大着呢,越老的树结果越多,老葡萄树最多能结500多斤果。 ”老人的儿子、55岁的村民徐向和指着园子里的葡萄树向记者介绍说,小葡萄树都是“老树王”压枝种出来的,也就是说,满园子都是老葡萄树的“子子孙孙”。 沧桑 葡萄园建于清朝末年

    在葡萄园一角,有一个石头垒砌的小屋,看起来历经风霜也“上了岁数”。旋口村的人都知道,这个小屋是当年葡萄园的主人徐善宝垒的。

    徐守方老人回忆说,清末,村人徐善宝种下了这片葡萄园。在旋口村,最早是一家一户种葡萄,“后来入社,生产队管理,1982年大包干以后,我就承包了这一片葡萄园。 ”

    打开套袋,看着一大串晶莹透亮的龙眼葡萄,徐升伦所长感慨地说,“这龙眼葡萄有非常古老的历史,也是大泽山栽培葡萄历史悠久的见证。 ”

    据介绍,龙眼葡萄原产中国,是我国古老的极晚熟良种。为什么叫龙眼?据说一是因为葡萄果又大又圆;二是因为是葡萄中的瑰宝,像龙眼一样珍贵。

    在大泽山,祖祖辈辈种葡萄的村民们相传着一种说法,葡萄是张骞通西域引进后传过来的。民间亦有传说,龙眼葡萄大致可以追溯到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到大泽山的时候,吃了龙眼葡萄,赐名为‘狮子眼’。 ”清光绪年间《平度州志》载:大泽山葡萄主要以龙眼、柳子为主。 保护 村民把树王当宝贝

    大泽山葡萄远近闻名,结的葡萄又香又甜。经历百年风雨,在这株岛城“葡萄树王”的背后,发生过很多故事。

    “这儿的龙眼葡萄很出名,品质很好,当年酿的酒还获过大奖! ”74岁的村民徐升松一说起这株百岁“老树王”,他就打开了话匣子。当时胶东半岛很少有种葡萄的,只有大泽山这一片地区才有,村人就挑着自己种的葡萄,走上180里路,挑到烟台去卖,那时张裕酿酒用的就是龙眼葡萄。 ”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旋口村附近是我军的根据地,村里的老人还记得,打了胜仗以后,老百姓挑着葡萄去慰劳战士。 “上世纪六十年代,山区粮食产量低,就靠葡萄养活村里人。 ”当年,村人就挑着葡萄到龙口、潍坊等地,去换回地瓜干等粮食。

    目前100多年左右的葡萄树还剩下五六棵,徐向和说,自从专家鉴定过老树后,他就把老葡萄树当成了宝贝。 记者 姜宝虎 董真 相关 链接 新疆葡萄树王160岁

    新疆的葡萄树王位于和田洛浦县杭桂乡乌斯坦乌其村,1982年经国家林业部门鉴定为132年,至今已经有160岁“高龄”了。

    葡萄树王占据空间达1.2亩,主干有水桶般粗,爬在架上的藤也比碗口粗。

    当地种植葡萄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株葡萄树王与核桃树王、无花果树王齐名,被当地人誉为“和田三棵树”。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