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省内各地网站> 烟台> 头条新闻 > 正文

记者亲历嫦娥升空 现场群情激昂

1
2010-10-02 09:45:00 水母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10月2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成功升空,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记者有幸在现场目睹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银钮”惊艳发射场

    1日下午4点左右,YMG记者乘车抵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大门口,解放军战士戒备森严,任何人都禁止在大门口拍照。

    几分钟后,记者获准进入发射场,在车上,记者就看到,这里近乎四面环山,山峦葱郁,三座发射塔像巨人一样矗立着。发射塔的周围分布着四座

避雷针塔。“几个小时后,嫦娥二号就将在这个塔上发射。”513所所长助理刘建彬指着2号发射塔对记者说。

    下车后,记者看到,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已静静地耸立在塔内,工人们则在塔吊内忙碌不停,远远看去,就像流动的一个个“点”。

    “火箭发射时,所有的‘束缚’将都打开,尤其导流槽里的几百吨水会在瞬间蒸发,形成巨大的水雾,不少人认为那是烟雾。”刘建彬给记者释疑道。

    在挂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牌子的三号卫星发射塔前,记者用所带的iphone手机通过网络查到了发射场的卫星地图,地图内可清晰看到三座发射塔和避雷针塔。记者将这一“发现”通过烟台日报传媒集团银钮系统发出后,立刻受到了部分群众的围观,有人甚至看出:“直播快讯就要玩玩高科技!”

    目送“嫦娥二号”升空

    10月1日下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一扫阴霾,乌云散开,阳光灿烂。北京时间18时59分57秒,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10、9……3、2、1,发射!”18时59分47秒,凉山彝族自治州群山深处八一村的“嫦娥二号参观平台”周围,2000多个人发出的整齐数秒声,伴随着卫星升空撕裂天空的声音,响彻山谷。

    2.5公里外,西昌发射中心发射场。高97米、严密包裹着“嫦娥二号”卫星和长征三号丙火箭的发射塔,就在这一刻,突然喷射出橘红色的火焰,火箭腾空而起,载着2480公斤的“嫦娥二号”,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冲苍穹!

    火箭瞬间的爆发,让几百吨水顷刻蒸发,形成水雾,而其产生的巨大声响,排山倒海般压向重重群山。周围的人立刻一起鼓掌,并合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条条乡间山路上挤满的村民和远来的游客们,随之应和,在群山高耸内形成了振奋人心的大合唱。

    嫦娥的“刹车”很精准

    “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后,被月球捕获对于此行任务至关重要。“刹车过猛、过轻都不行,必须确保精准‘刹车’。”在“嫦娥二号”发射后,在回程的车上,513所所长助理刘建彬对记者说。

    “‘嫦娥二号’飞行速度快,近月之后要将速度降下来,才能进入近月轨道,10月6日-9日将经过三次近月制动,也就是咱们平时说的刹车,尤其是第一次和第三次刹车至关重要。如果刹车力量不够会造成卫星飞出月球的引力范围,而不能被月球捕获;刹车力量过大,卫星就会撞上月球,失去了发射的意义。工作轨道、环月轨道范围很小,仅为100公里×100公里和100公里×15公里,所以这个精度控制比较难。咱们设计人员进行了极其精确分析求解,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反复确认相关系统间的接口关系,经过一轮轮反复的讨论和计算,找到了控制精度的有效方法。”

    嫦娥足足穿了13层“衣服”

    由于月球自转一圈需要27天7小时,其中有14天的时间没有太阳照射,其余时间全是白天,这两者之间的温差达到300多度,在如此之大的温差中,保证卫星正常的工作温度十分重要。

    在西昌,航天部门的一位人士透露,嫦娥二号卫星包裹了防辐射覆膜,以保证卫星正常的工作温度。这位人士说: “‘嫦娥二号’有很多项目组,如何使卫星在大温差下正常工作的问题是由热控系统团队来解决,他们设计了卫星防辐射覆膜,共有13层,这13层薄如蝉翼的覆膜,有着特殊的结构,可以传导星内的热量,有效形成星内热平衡环境,‘嫦娥二号’穿上它,卫星外边是冷是热都与她无关了。”

    连线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饶伟

    “嫦娥二号卫星是重任在肩,承担着验证先进技术、探测卫星在月球的备选着陆区。烟台513所在嫦娥卫星上也有不少重要设备,贡献很大!”10月1日上午, “嫦娥二号”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饶伟百忙之中接受了记者采访。

    谈起即将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饶伟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能够亲眼目睹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是一生中的幸福时刻。

    饶伟的话不离本行:“嫦娥承担着重要的科学任务,主要是4大科学目标和6大工程目标!”

    饶伟说,嫦娥二号卫星的四大科学目标包括: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优于10米;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六大工程目标包括:突破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试验X频道深空测控技术,初步验证深空测控体制;验证100公里月球轨道捕获技术;验证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快速测定轨技术;试验低密度校验码(LDPC)遥测信道编码、高速数据传输、降落相机等技术;对嫦娥三号任务预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饶伟还提到在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有山东籍的科研人员,在烟台的513所更不用说了,“为嫦娥一号、二号卫星都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设备,贡献很大。”

    “我好多亲戚都在莱阳,有机会我就常回老家看看。”

    ——特派记者连线烟台老乡、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

    嫦娥二号卫星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运送飞天。10月1日下午1点33分,YMG特派记者联系上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烟台老乡”梁小虹。在电话中,梁小虹接受了记者的短暂采访。今年55岁的梁小虹老家在莱阳,研究生学历,研究员,是兰州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企业联合会现代管理领域“653工程”企业家客座教授,《航天精神》一书作者。由于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在即,梁小虹的工作十分繁忙。在电话中,他一听说是记者当即就要挂电话。记者解释:“我们来自烟台,都是老乡。”梁小虹立刻变了态度。他说:“你们好,很高兴接到你们的电话,听到烟台话很亲切。” 一提起老家烟台,梁小虹打开了话匣子:“我老家就是莱阳的,我姑姑、叔叔好多亲戚都在那里。” 他深情地说:“烟台很漂亮,最近几年变化很大。我有机会就常回老家看看。”

    听得出来,梁小虹对烟台很有感情。当记者问梁小虹是否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场,他说:“我现在不在西昌,我在北京时刻关注着卫星发射的情况。” 梁小虹透露,用于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广大科研人员的奋勇攻关下,历时两年研制成功,在今年5月完成总装测试,9月3日运抵西昌。 “我对发射成功充满了信心。”采访结束时,梁小虹掷地有声地说。

    嫦娥二号卫星出炉内幕

    记者今日上午从有关航天部门了解到了嫦娥二号卫星的从一颗“嫦娥一号”备份星扶正为“嫦娥二号”出炉过程。 2007年12月,在嫦娥一号卫星圆满成功后一个多月的某一天,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决定:2009年或2010年发射一颗月球探测卫星,技术有所进步。随后,人们把这颗原本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星命名为“嫦娥二号”。 2008年10月,“嫦娥一号”成功飞天一周年的日子里,国家正式批准“嫦娥二号”任务立项。嫦娥二号任务风险大,影响也很大,国内外的关注度都很高。在2010年年初航天部门的工作会议上,将嫦娥二号任务列为宇航型号任务的重中之重,要求研制队伍提高认识,明确此次任务高度的政治意义。 “这次会议对探月工程领导小组提出的‘四保’要求,即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保成功,必须全面落实。”参加过此次会议的某人士如是说。鉴于嫦娥二号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航天部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从队伍建设、经费、试验条件等方面都给以充分保障。“以‘嫦娥一号’队伍为基础充实年轻骨干,同时保留有经验的老同志,使队伍更加强大;加强嫦娥二号专用的地面试验设备建设;在计划安排方面,嫦娥二号任务在发射场的时间延长到80天,让发射场工作能够做得更加充分和扎实,确保任务的圆满成功。”这位人士说。(记者 姜春康 孙长波)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事业单位招考笔试分数线为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