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蓉芳 实习生盘玮)本报昨日报道的《空调拆卸工11楼坠落身亡》(见A5版都市新闻)引起了电器维修行业人士的关注。市电器维修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特意致电本报记者,称这个安全黑洞早就让业内十分忧心,类似事故也时有发生。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维修企业的持证员工比例偏低,而私自“接活”的外来工更无资质可言。 该负责人介绍,按相关规定,空调拆卸工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制冷维修技师”或“制冷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和安监局分布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才可上门服务。可相当一部分维修企业的员工持证比例很低,“员工的流动性太大,今年花了时间和精力培训工人拿到了证,明年他就可能走了。至于那些外来工,他们可能连这个证都没听过。” 该名负责人说,消费者请没有资质的工人上门拆卸空调有一定风险,一旦出了事故,很容易被判负有连带责任。 “有的雇主甚至不顾地形或地势,在不能落脚或比较危险的地方,要求工人强拆。”该名负责人呼吁,消费者要有科学的消费观,拆卸空调毕竟还是个技术活,一定要请有资质的工人拆除废旧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