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25日再迎降雨气温继续走低 专家称青岛是福地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0-08-24 05:22:51 字号:TT

    西南持续半年干旱、川甘云贵频遭暴雨导致的泥石流袭击、东北发生洪涝灾害……今年以来,全国频现极端天气。而岛城市民也感觉今年的春天来得晚、夏天格外闷热 ,8月23日,青岛市气象局副局长杨玉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岛是块福地,虽然今年极端天气在全国“闹腾”,但是青岛的天气并没有极端化,但是异常天气不可小视。

    市民感觉这个夏天特闷热

    “今年夏天感觉湿度特大,不开空调不成。”家住市南区齐东路的王先生今年53岁,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他告诉记者,也许是年纪越来越大的原因,感觉今年特热、特潮,空调一开就是一天,他家里有个水桶专门接空调排出的水,一天下来能接三大桶。

    家住市北区利津路的单先生也有相同的感受。早上挤公交车,就跟进桑拿房一样 ;下午到海滩玩,沙子都是滚烫的。他平时喜欢踢足球,整个夏天的运动量一直都很大。“上个月高温那几天,正好我们晚上有场球赛,没想到晚上还是那么热,踢了不到半场,球衣就完全湿透了。没办法把球赛改成三节的了,就这样有几个队友还差点中暑呢。”

    市区最高气温赶不上去年

    市气象局副局长杨玉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都说青岛是块福地,虽然今年极端天气在全国“闹腾”,但是青岛的天气并没有极端化,但是异常天气不可小视。

    “就拿不少市民感觉今年特别热来说,其实不然。”杨玉强说,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三伏天阶段,青岛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但最高气温并不是很高。今夏热天分为两个阶段,7月3日~7月7日,青岛市大部分地区出现30℃~40℃的高温天气 ,其中6日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36℃以上高温,即墨南泉最高为40.0℃;7月30日~8月1日,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30℃~38℃的高温天气,其中8月1日市区出现34.8℃以上高温,加上湿度较大,使人产生“上蒸下煮”的感觉。

    科学上用出现35℃以上高温日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城市的炎热程度,一年中最高气温超过35℃的日子达20天以上,而且出现过40℃ 以上的高温天气的城市称为“火炉”。与“新四大火炉”福州、杭州、重庆、长沙相比,2002年以来青岛市区出现超过35℃的天气只有3天,为2002年7月15日(38.9℃),2002年9月2日(36.8℃)以及2009年8月13日(35.8℃),“而今年市区的最高温为34.8℃。”

    今年雪灾春迟属异常情况

    但杨玉强表示,今年青岛的天气确实有异常情况出现。

    一是雪灾。2月28日至3月1日,莱西遭受低温雨雪天气 。从2月28日上午 9时降雨,28日16时35分转为雨夹雪。降雪一直持续到2月28日20时后,地面累积雪深达到4厘米。此次雨雪天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17万元。

    二是是春迟,并且低温。4月19日青岛才入春,较常年晚了9天,春季全市平均气温10.6℃,较常年同期偏低0.9℃,较去年同期偏低2.4℃。3月份、4月份、5月份全市的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同期低。

    此外,还有大风灾害,受较强冷空气和渤海气旋影响,4月26日,本市出现了大风降雨天气 。莱西、平度等部分地区果蔬大棚受损。

    青岛天气一直平稳没大灾

    今年全国洪涝灾害来势凶猛,入汛以来雨情特征与1998年相比有相似之处,对青岛而言则没有可比性。1998年受全国天气大环境的影响,青岛的夏季降雨量较常年偏多近200毫米,但也未造成大的灾害。就目前而言,夏季的降水并不相似。虽然就目前情况看,我国的气候与1998年类似,但是具体地区还是要具体分析,青岛今年冬天会不会呈现低温,也不能做预测。

    市气象台气候科气候专家李德萍说:“因为青岛的天气一直较平稳,没有大灾,所以说青岛是一块福地。”今年市区仅在7月1日出现了一场暴雨,而且范围也仅限于西部城区。就汛期以来的降雨来说,凸显的特点是分布不均匀。记者 王悦

    雨后岛城清凉似入秋

    后期是否继续凉爽要看“副高”脸色

    8月23日13时27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这标志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青岛未来三天内都有降雨过程,天气很凉爽。但后期是否还会继续凉下去,要看副热带高压的“脸色”。气象专家提醒说,近期昼夜温差较大,市民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免着凉感冒。

    据市气象台监测,22日市区的最高气温28.7℃,23日降至25.7℃;最低气温也由22日的26.8℃降至21.7℃。这个时节出现这么凉爽的天气是很正常的,因为已经是“处暑”节气 。2008年8月21日,市区就曾出现过25.3℃的较低气温。

    从最新气象云图来看,本市现处在副热带高压的边缘区域,天气形势不是很稳定,有冷空气到来就会出现阵雨过程。8月25日至26日,全市范围有中雨,局部区域的降水量会达到大雨标准。

    “处暑”过后,青岛是不是就可以一直享受这种清凉天气呢?气象专家说,现在只能说近一周的天气还比较凉爽,再往后暂时还不太好说。因为副热带高压的势力还比较强,很有可能再次控制本市,“秋老虎”发威带来燥热的天气。(记者 任金梅 通讯员 李德萍)

    我国气候极端异常今冬可能出现低温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今年气候与1998年相似

    一场强降雨使得原本干旱的黄土高坡遭遇泥石流侵袭,本应雨水充沛的西南地区却遭遇长达半年之久的干旱,极端天气正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全球气候到底怎么了?我们究竟能精准预测多长时间内的气象灾害?面对灾害,我们该如何防御?就有关问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气候异常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

    记者:您认为今年气候是否异常?是什么原因造成?

    矫梅燕:从前期气象灾害特点看,我认为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端异常。特别是入汛以来,气象灾害的异常性、突发性、局地性十分突出,极端气象事件多发重发,灾害分布广,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华南、江南地区连遭14轮暴雨袭击;7月,北方地区连遭5轮暴雨袭击,渭河、辽河、第二松花江出现严重汛情;北方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南方多地高温持续超历史同期;特别是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这都充分表明当前我国天气气候的异常性。

    造成天气气候异常的原因很复杂,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大气环流的异常,也不能忽视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中能量分布也发生了变化,海洋和大气循环、大气中温度场分布出现了紊乱,使得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被打乱,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

    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出现了,例如,我们邻国巴基斯坦发生历史罕见的持续暴雨。再如,俄罗斯出现百年一遇的持续干旱少雨天气 ,引发了大范围的严重森林大火。至于这些气象灾害之间是否存在共性,每一次极端气象灾害是否都可以归咎到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尚不能下结论。

    气候与1998年相似,冬天可能出现低温

    记者:您曾经说过,今年的气候和1998年相似。那么,下半年可预料的气候形势如何?

    矫梅燕:是的。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今年我国的气候与1998年比较相似。5月,厄尔尼诺现象结束;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有可能维持并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近 60年来拉尼娜事件影响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部分地区秋雨偏多,冬季全国大部以降水偏少为主,气温偏低。例如,1964年8月下旬至10月,山东、河南、山西、安徽大部、陕西中南部、四川东部和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等地总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五成至1倍半 ,华西及黄淮一带出现严重洪涝灾害;1973年、1974年秋季这些地区降雨也明显偏多;1988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湖南大部、湖北大部、江西北部及四川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五成至两倍。在拉尼娜事件发生年的冬季,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冬季低温,例如1999年冬季,江南、华南、西南等地出现严重的低温冻害,常年无寒的滇南地区也出现了历史上最为罕见的霜冻灾害。就目前气候状况来看,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汛期降水气候趋势预测准确率65%左右

    记者: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测预报能力达到什么程度?能准确预测多长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矫梅燕:近年来,我国天气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预报精细程度可以细到部分乡镇,干旱的长中期预报和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及短时临近(1~3小时)的预报能力也明显提高,目前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可以做到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

    我国从1958年起就开展了气候预测业务,但只能预测一年时间内的气候趋势。目前我国具备制作并发布月、季、年时间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年代际的气候预测。

    我们知道,天气变化取决于大气的运动,大气运动影响的区域有可能发生相应的天气过程,这有点像连锁反应。比如,现在有一股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在西北地区可能带来大风降温天气 ,路过中东部地区时如果遇上暖湿气流,就有可能形成降雨。而影响气候的原因却是错综复杂的,太阳活动、海洋情况、火山活动、地表生态以及人类活动等都会影响气候,人们对其认识十分有限,更难以准确预测未来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气候状况。目前我国汛期降水的气候趋势预测准确率在65%左右。据新华社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