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青岛港> 媒体评论 > 正文

蓝色港湾奏响的和谐乐章-《科技日报》

1
青岛新闻网 2010-08-20 18:22:15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蓝色港湾奏响的和谐乐章

    ——青岛港军民融合促发展纪实

    作为全国最大的军民两用港口,青岛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共赢发展的新路子。

    作为全国最大的军民两用港口,多年来,青岛港始终将“军心与民心同聚,战斗力与生产力同增”的理念贯穿于港口的建设发展,从地理位置到日常工作,从思想到组织,从感情到文化实现“六大融合”,带动港口蓬勃、健康、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中

国特色军民融合、共赢发展的新路子。蓝色港口与绿色军营,在黄海之滨的胶州湾,合奏了一支和谐的碧蓝协奏曲。

    国事,军事,自家事

    青岛港是我国特大型港口,世界第七大港,而在青岛港老港区,也驻扎着我国海军三支舰队之一的北海舰队。

    在这种军民“海天共一色”的特殊背景下,如何开展有本港特色的军民融合、双拥共建工作,青岛港的“当家人”——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带领着青岛港人,用持之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给出答案。

    20多年来,青岛港始终把“双拥”工作当做港口整体工作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港口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双拥”工作与港口工作协调发展;纳入教育体系,增强全港员工的国防意识;纳入目标考核,确保“双拥”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在全港大力推行逐级负责制、部门负责制、分片负责制、岗位负责制等长效机制,“双拥”工作成为岗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双拥”工作完成不好、质量不高的部门、单位,要受到严肃批评甚至处理。

    “青岛港是国企,就要当好共和国的长子。国威至上,军威至上,部队的事就是青岛港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常德传说。自1984年被任命为青岛港务局党委书记执掌青岛港以来,他无时不提醒、告诫全港职工:服务部队要“不讲条件,不计代价,义不容辞,全力以赴”。

    2009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青岛附近海域举行首次国际海上阅兵。来自29个国家海军代表团、14国海军的21艘军舰云集青岛港,共庆人民海军60华诞。青岛港人克服准备时间短、问题困难多等不利条件,不仅圆满、周到地完成各项服务任务,更在助扬我海军飒爽军威之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勤勉、好客、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貌。

    针对阅兵活动,青岛港在金融危机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了10大类59个环境项目整治;不惜停工停产,牺牲港口利益,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老港区5个码头腾倒出4个给各国海军使用;常德传十几次现场办公,徒步走遍十里港区的每一个角落,对码头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堆场规划改造、治安保卫等,逐一研究,确保环境优美和谐,安全万无一失……

    最终,青岛港的努力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中外官兵的交口称赞。

    除北海舰队,主要负责军交运输的济南军区驻港军代处,是青岛港“双拥工作”的另一主要对象。从1985年开始,常德传一直担任驻港军代处的兼职领导。尽管并不是青岛港的职能部门,但常德传始终把军代处作为集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强化其地位和作用,把军代处工作纳入港口日常管理中,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互助共建出硕果,青岛港连续四次被交通部、总后勤部评为“军交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军代处也连续多年被济南军区评为先进单位。

    把部队优良素质注入企业

    16年前的沂南农民吴升超,绝对不会想到今天能够过上城市的幸福生活。

    1989年,刚刚退伍的吴升超为生计走上打工之路。走南闯北,风餐露宿,5年时间尝尽漂泊穷困之苦,直到1994年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青岛港,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从最初的装卸工到如今年薪12万、掌管208名工人的大港公司装卸七队副队长,16年来,吴超升用自己部队历练的优良素质和勤奋努力,在青岛港实现了他人艳羡的梦想:市区买住房,儿女上大学,有了正式员工的编制。

    “在港口,我们退伍军人有作为,有地位,享受着家的温暖,享受着幸福和尊严!”连续干了两个夜班的吴超升谈起港口的事儿,丝毫不觉劳顿。

    吴超升的故事堪为青岛港几十年来拥军共建、探索军民融合道路的缩影之一。思想和感情上的融合,军心和民心的凝聚,使青岛港成为复转军人的向往之地。集团目前共接纳复员军人1100人,军转干部326人。仅集团下属的通讯公司,军转干部、复员军人就占到员工总数的25%。而通过接纳吸收复员、转业军人,青岛港干部职工的素质大大得到提升,纪律严明、执行力强、意志坚定等等部队的优良基因源源不断注入到企业的肌体当中,造就了一支敢打敢拼、团结奋进、斗志昂扬的职工队伍。

    “企业与部队工作、生活都在一起,就像搭伴过日子。”集团安全技术部部长、已在港口工作24年的“老兵”王风林认为,所谓融合,绝非流于逢年过节的拜访、联谊之类的简单形式,而要真正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强军和强港的统一。除了就业安置,企业要用相对丰富的资源,帮助部队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同时向部队学习、征求优良管理经验,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鱼水之情带来跨越式发展

    多年来,无论港口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无论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怎么调整,无论港口发展规划怎么修改,青岛港始终都没有放松对军民融合工作的重视,全港形成了上下一条线、横向连成片的拥军工作格局。军民鱼水交融的和谐关系,不仅为国家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也给青岛港自身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

    如今,青岛港已经成为世界第七大港,其中集装箱位列世界第九大港。进口铁矿石吞吐量世界第一,进口原油吞吐量全国第一,外贸吞吐量全国第二。2009年,集团总资产达到23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4亿元,上缴国家税费21.6亿元。20072009年连续三年蝉联中国企业效益200佳,并提前17年偿还所有债务,实现了零负债经营。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青岛港当年完成港口吞吐量3.15亿吨,同比增长5.1%;完成集装箱1026.2万箱标准,同比增长2.4%,完成逆势增长的创举。

    “十五”以来,青岛港港口吞吐量增长三倍,综合能源单耗下降29.7%。累计为国家上缴港口建设费73.7亿元,据全国沿海港口前列。青岛港的经验被各界公认为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模式的样板——青岛港模式。

    面对成绩,青岛港人泰然自若。山东人的淳厚、谦逊让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海平线。他们将继续用自己的勤劳奋斗,坚定落实中央对国有企业和军民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大港,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卓越贡献!(来源:科技日报作者:何晓亮)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军心与民心在这里融合-《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