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青岛港> 媒体评论 > 正文

青岛港闯出军民融合式发展新路纪实

1
青岛新闻网 2010-08-20 17:59:53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    本报记者   许肖辉

    “国威至上,军威至上。”这是全国特大型的军商两用港——始建于1892年、至今已有118年历史的青岛港,始终秉承的最高理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走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这是站在时代高度,着眼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关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思想的重大发展。

    多年来,青岛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将“军心与民心同聚,战斗力与生产力同增”的理念贯穿于港口建设发展之中。不仅如此,自上世纪80年代初,青岛港董事局现任主席、总裁常德传就一直担任驻青岛航务军代处兼职第一书记或主任,25年时间里,本着“兼职不是挂名,兼职就要尽职”的原则,他自始至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军队关于军事交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要求,与军代处专职领导共同领导、组织完成平、战时军交运输保障任务;按照“巩固、完成、发展、创新”的方针和“结合、纳入、一道”的原则,搞好军交运输工作正规化建设等,把“兼职”变成“实职”。

    多年来,从思想上的融合到组织上的融合,从工作上的融合到资源上的融合,从文化上的融合到感情上的融合,在“六大融合”中,青岛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共赢发展的新路子。

    思想大融合 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

    青岛港是国企,就要当好共和国的长子、祖国母亲的孝子,就要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永远报党恩。面对党和国家的需要,部队的需要,青岛港不讲条件,不计代价,义不容辞,全力以赴。

    为了迎接2009418~25日在青岛举行的庆祝海军成立6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在交通运输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青岛港从讲政治、顾大局、重国防的高度出发,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十几次现场办公,徒步走遍十里港区的每一个角落,对码头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堆场规划改造、道路铺设整修、交通标志更新、治安保卫等逐一研究,确保环境优美和谐,安全万无一失;在金融危机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了10大类59个环境项目整治;不惜停工停产,牺牲港口利益,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老港区5个码头腾倒出4个给各国海军使用。

    系列举措确保了庆祝活动的圆满完成,更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中外官兵的一致好评——

    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说:“青岛港做出了具体的、特殊的贡献!”

    海军副司令员丁一平说:“青岛港确实做得好,体现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战略意识,我们要向青岛港学习!”

    海军副政委范印华评价:“青岛港思想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四星上将拉夫里德赞叹:“伟大的青岛港太壮观了!服务太热情了、太周到了!”

    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政委李光,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阎启俊书记,夏耕市长等领导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

    组织大融合 建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了实现持久有效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青岛港先后建立完善了有效的沟通机制、教育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以长效机制的建立实现组织上的大融合。

    一是建立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共建座谈会,重大节日互访,重要工作、重要情况及时通报。

    二是建立教育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国防教育纳入到港口教育机制中,成为港口“五学”活动(学政治、学业务、学技术、学文化、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全港上下形成“人人关心国防、人人支持军交”的浓厚氛围。

    三是建立考核机制。把军交任务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大力推行逐级负责制、岗位负责制、“一票”否决制等长效机制,形成了一整套军交工作考核机制。

    四是建立保障机制。不仅确保军运领导机构的稳定、连续和健全,同时在员工队伍中,建立起了一支由近千人组成的专业保障队伍,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经受住了多次实战考验:

    在2007年民兵新大纲集训实弹演习当中,集团民兵导弹排一举击中高速靶机,实现了空中开花。

    在200937高炮实弹射击中,实现首发命中,被省军区授予“优胜单位”光荣称号。

    在“华海一号”油轮、“新基”轮等十几次海上、陆上港外灭火抢险中,舍生忘死,挺身而出,为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极大提高了港口战时应对能力。

    工作大融合 实现强港与强军统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要确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的指示,青岛港努力做到强港与强军相统一。

    虽然每天有150多艘次船舶进出,每秒有10吨货物吞吐,但是无论生产如何繁忙、场地如何紧张,只要是接到军运任务,青岛港都全面细致研究运输方案,优先安排泊位和库场,保证安全及时完成任务,并深入开展争创“工人先锋号”等劳动竞赛,极大提高了军交运输保障能力。自2004年以来,青岛港先后高质量完成特殊军事物资运输10批次。2009年,中央军委正式批准青岛港为军事运输口岸。2010年,济南军区在青岛港专门设立了特殊物资运输办公室。

    作为军商两用港,港口的安全也是舰队的安全。青岛港认真履行SOLAS公约,投入5000多万元专项资金,设置港口设施限制区域,对基础设施进行改建,购买了安保专用设备。投资2000多万元,在新老港区建立了全国沿海港口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数字化青岛港110指挥中心,专门组成了“反恐处突机动队”。

    与此同时,北海舰队官兵也积极关心支持港口生产:参加港口码头建设填海义务劳动。尽可能科学安排训练时间,让开航道,保证大油轮、大矿船、大集装箱船及时进出港。

    资源大融合 实现战斗力与生产力同增

    在港口建设发展中,青岛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原则,在港口规划布局、码头设计建设等方面积极落实军事要求,实现了港口生产力与军队战斗力的有机结合、共同提升。

    一是战备设施超前规划。始终把港口长远科学规划和“为部队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紧密结合,努力做到港口长远规划与战备设施规划同步进行,无缝对接。

    二是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始终把军交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港口建设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产。特别是通过自主开发军交运输信息资料档案管理软件,建立健全了青岛港军交工作信息资料电子档案,对综合资料、运输工作等5大类621965份档案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实现了军交工作档案管理向信息化和现代化转变。

    三是军代处建设重点保障。始终把军代处人员当作一家人看待。想方设法改善军代处的办公环境,办公用房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不足20平方米,扩大到当前的近200平方米,并拨款30多万元购置了一部商务车。对军代处人员给予港口员工同等福利待遇,每年春节、八一建军节走访慰问官兵。

    文化大融合 实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青岛港的红色企业文化,相互交融。2006年,被誉为“军中许振超”的北海舰队某舰燃气轮机班班长朱桂全成为全国全军学习的典型,青岛港组织5000多名干部员工连续6天观看12场话剧《好兵朱桂全》,在全港掀起学习朱桂全的新热潮。

    学习部队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青岛港构建起了集团为决策层、公司为经营层、基层队为管理层、班组为操作层、车为执行层的五级管理格局;学习部队军事化管理,工人作业出回场全都排队,成为青岛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同时,青岛港“三个一代人”精神(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和“三大使命”(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的核心价值观,也对部队官兵的思想作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像舰队官兵们所说的,青岛港人的“三个一代人”精神正是军人所应必备的精神。作为、贡献、牺牲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更是一种崇高的责任,是军人使命、军人荣誉的基本内涵。

    感情大融合 实现军心与民心同聚

    军爱民,民拥军,青岛港与部队官兵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20086月,奥运前夕浒苔肆虐,青岛港全港上下紧急动员,与部队官兵联合作战,海上清理、码头接卸浒苔18万多吨,并为官兵送去了牛奶、火腿、牛肉干、矿泉水等慰问品。

    20099月,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远赴亚丁湾海域执行商船护航任务,保护国家财产和海上交通安全,青岛港干部职工格外牵挂,精心购置了新鲜蔬菜、矿泉水、牛奶等物品,运送给正在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海军官兵。

    长期以来,想国家之所想,急部队之所急,青岛港变“招工”为“招兵”,近年来接受安置军转干部326人,其中48人走上中层领导岗位。8000多名农民工中有相当数量的退伍军人,为国家和部队安置退伍军人和军转干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大力开展军交运输正规化建设,推动青岛港军交运输由正规化向现代化转变。多次被交通运输部、山东省、青岛市评为“双拥共建先进单位”和“拥军模范单位”。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连续四次被交通运输部、济南军区评为“军交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1994年、1999年、2004年连续三次被总后勤部评为“军交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青岛港大港公司、油港公司、外理公司等十多个基层单位被评为市级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在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新路子的指引下,青岛港以“三个强港”、建创新型大港为发展目标,积极打造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效益、管理精细、亲情和谐型港口,成为世界第七大港,集装箱世界第九大港。进口铁矿石吞吐量居世界港口第一位,进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一位,外贸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二位,集装箱装卸效率、铁矿石卸船效率世界第一。

    2009年,在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的大力保障下,青岛港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增长指标不动摇、造福职工不动摇”三个不动摇,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严峻的考验,实现了逆势增长,当年完成港口吞吐量3.15亿吨,同比增长5.1%;完成集装箱1026.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完成吞吐量17143万吨,同比增长8.7%;完成集装箱568.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5%,彰显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强劲的发展势头。

    青岛港的发展得到了中央部委和省市部门的充分肯定。2007715日,中宣部、交通部、全总、省市委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青岛港科学发展模式高层研讨会”,与会领导和中国社科院的专家们一致鼓励:“青岛港成功地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模式——青岛港模式。”

    2009422日,胡锦涛总书记到青岛港视察时,鼓励说:“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进出口贸易严重下滑的情况下,你们发扬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迎难而上,克服困难,一季度显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来之不易,希望大家要继续努力。”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张德江副总理先后对港口发展给予高度褒奖和鼓励。

    当前,青岛港正以第六届科技大会为契机,紧紧抓住今后两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科教强港、科技强港、人才强港”,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更新换代,加速“六型”港口建设,打造创新型大港,努力建设具有更强军事交通运输战略投送能力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50余中央省市媒体聚青岛港 采访军民融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