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是什么让“越反越腐”错误认识遮住一些人的双眼

1
青岛新闻网 2010-08-02 15:06:31 新华廉政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为什么反腐败“越反越腐”的认识是错误的?

    反腐败越“反越腐败”成了一些人对于当前反腐败的消极看法,甚至于对腐败有种放纵式的无可奈何。到底是什么让“越反越腐”的错误认识遮住了一些人的双眼呢?他们产生认识偏差的根源又在何处呢?

    反腐的成果越来越大。近年来,党中央反腐的信心和决心逐年加大,无论是在两会上的报告,还是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纪委五次全会,都将反腐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

工作。总书记和总理也多次提出:不反腐败,我们就会亡党亡国。可以说,目前我们的党和国家,对于反腐败的重视程度是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

    从当前惩处的一些高官来看,无论是惩处的数量还是反腐的力度都是空前的,成果也是巨大的。可以这样理解,只要有公权存在,就会有腐败的产生。因此,可以推断:此前,腐败存在,现在也有腐败,将来还会有腐败。但由于以前没有这样的发展经济,也没有这样的反腐力度,那时还没有这样腐败成果,不能就此论断以前没有腐败,现在反腐败是“越反越腐”,这种推断是站不住脚的。

    因而,不能看到现在揭露出许多腐败,惩处了许多腐官,就下反腐败“越反越腐”结论。只能说我们一些同志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反腐现象,没有用客观或公正的心态去分析腐败产生的根源以及对于腐败的预防和惩处机制,而是片面地理解当前的反腐现象,从大量暴露的腐败数量上单纯地来解读反腐现象,这完全是一种误读。

    反腐的透明度也越来越高。让一些同志错误认为反腐好像是越反越多。由于我党历来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于自我揭短,那是为了更好地纯洁我们的队伍,提高自身免疫力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向人民群众和社会报告我们的反腐措施、反腐政策、反腐成果,反映了我党的一种坦然胸襟和让群众参与反腐果断。

    难道说因此公开反腐成果,却成了反腐“越反越腐”的说辞?我想这不能成为理由。只能说,新闻媒体的参与、舆论的公开,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导向和反腐倡廉氛围,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反腐败的行列中来,是一种进步,是反腐败的制度创新和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已经明确将网络反腐写入公报,难道这不是反映一种观念的进步和我党敢于坦然面对的胸怀吗?

    也正因为有了这种进步和胸怀,才让人们看到一幕幕腐败被揭露,一个腐败分子倒台。这既让人们感受到反腐成果的巨大,也看出我们反腐的决心和信心。恰恰不是某些同志所说,反腐败“越反越腐”。而是随着制度的创新,机制越来越全,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反腐败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下,在舆论和媒体的监督下,腐败只会越来越少,透明度越来越高而已。

    总之,我们要客观正确地看待反腐败。随着预防和惩治腐败机制和措施的不断健全和周密,反腐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对待腐败,我们采取不回避、不害怕、敢面对,认清其本质,动员全民反腐,制度反腐,我想,腐败只会越来越少。即使在一段时期内腐败有回潮,只要我党有着坚定的反腐决心和信心,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缺点,勇于剔除“腐疮烂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对腐败的“老鼠过待,人人喊打”局面,那种反腐败“越反越腐”的错误认识一定会因反腐的巨大成就而消失,也一定会为风清气正的全新社会环境而自豪。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管荣保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干部形象网调:办事拖拉问题突出 生活腐化最损形象
下一篇:把学习能力作为选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