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探访高新区建设:千米马路没古力 50年不开挖

来源:青岛晚报-- 2010-07-10 16:00:15 字号:TT

    “这条路上怎么一个古力井也没有啊? ”近日,市民闵女士路过高新区创业大道时,发现长近千米的马路上竟然连一个古力井也没有。记者随后采访获悉,正在抓紧建设的高新区在全市首次利用综合管沟技术,将电力、通信等九种市政管道全部纳入管沟内,工作人员可驾驶机动车在沟内巡逻维修,即使发生问题,马路也不用频繁“开拉链”。据了解,这种方法将在高新区主干路网内全部应用。

    宽阔马路不见古力井

    近日,市民闵女士驾车通过高新区创业大道时惊讶地发现,长达近千米的马路上,竟然没有一个古力井。“经常在市区走,有的地方几十米距离就有近百个古力井,车子走在上面经常轰轰响。 ”闵女士告诉记者,市区古力井太多,给道路行车安全带来了很大安全隐患,自己就曾经因为古力井盖缺失而“车失前蹄”,爱车前保险杠被撞坏了。

    记者从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高新区分院了解到,在当初设计道路时,就考虑了古力盖要避开车行道。 “这里的道路上几乎见不到古力盖,因为所有的地下管线都设计到了人行道和绿化带的下面。 ”据介绍,高新区在规划时,将所有的管线安排到车行道的两侧,这样,即使今后地下管道出了问题,只需在人行道或绿化带里施工即可,从而减少了对整个区域交通的影响。

    市政管道全部进沟

    “我们的管道全部都在沟里,地面上不用铺古力井。”青岛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城市建设的地下生命线,地下管网的建设关乎长远。从高新区的发展形势看,高新区的建设周期长,管线需求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市政管线不可能一次建设到位,而反复开挖扩充管线的容量,必将影响高新区的道路交通功能以及高新区的发展,并且各种管线分布建设中交叉频繁,矛盾重重。在道路规划阶段,针对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的特殊地理地质条件,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大胆采用综合管沟的市政管线铺设方式,在主干路网内建设综合管沟,将电力、通信、热力、给水、中水和工业预留管道全部纳入,统一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单室内空间较大,可行驶小型机动车,工作人员可以在宽敞的管沟内自由作业。“有了这个管沟,马路就不会被频繁‘开拉链’了。”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综合管沟可以确保园区道路50年不开挖,此举是岛城城市建设史上的创举。目前,综合管沟建成了24公里。(记者 徐美中 刘小利)

    新闻延伸 市区为何不采用此妙法

    “道路反复开挖,会造成各种各样的浪费。 ”据市政专家介绍,一条新建的道路在开挖之后,原来融为一体的路基被分隔,因此会大大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导致路面破损。如果反复开挖,不出几年,新路就得不停地修补,而修补路面,就要增加沥青混凝土的用量,从节约的角度来讲,是一种浪费。另外,在修补路面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造成了另外一种浪费。修建综合管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综合管沟有这么大的好处,市区的道路为何不采用?据了解,城区的道路由于建设的年代较久,地下管线比较复杂,综合管沟的建设没有条件,因此还沿用了原来铺设管道的方式。“但在新区的建设中,一切都是空白,这为综合管沟的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在高新区,综合管沟中除了安置现有的管线外,还为将来的发展预留了位置。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