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山西地震散布谣言者被拘 贴吧发帖被人肉搜索

1
青岛新闻网 2010-02-24 14:29:50 大河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许多避震的车拥堵在大路上  网络截图

   许多避震的车拥堵在大路上

人们在广场上冻得身体冰冷,也不愿意回家  网络截图

    人们在广场上冻得身体冰冷,也不愿意回家

    虎年春节期间,一场大规模群众恐慌在山西蔓延。山西省的晋中、太原、吕梁、长治、晋城、阳泉等地区,到处都是地震将发的议论。2月20日晚至21日凌晨,许多山西人离家,躲避在广场、公园等地,夜不归宿,甚至开车逃往外乡。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谣言。事后,网友对造谣者深恶痛绝。据山西警方透露,最早散播

谣言的造谣者已经落网。

    但地震谣言为何能流传如此之广?造谣者及传播者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辟谣的责任该由谁承担,怎样承担?这些问题值得深思。■商报见习记者 马静

    “地震来了”:听信谣言的人们外出避震

    回忆起2010年2月20日晚那次群体避震,山西灵石县居民赵留仍心存恐慌。

    当天22时,赵留一家正沉浸在过大年的喜庆中,手机骤响,“我上网看到山西要地震了,不要待屋子里……快出去吧!”身在榆次的姐姐在电话那端声嘶力竭地喊,“记得打电话!给舅舅。”赵留听到姐姐的语气,不再多问,迅速召集全家老小,拿起衣服,抓起车钥匙狂奔出门。居民楼下一片混乱,机动车引擎声和着人群嘈杂声。

    灵石四面环山,县城坐落在山脚,其地形同汶川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北川极为相似,居民们对此心知肚明。

    所以,当地人选择的避震路线几乎同赵留一样,远离山体,朝周边低处的大路撤离。

    载着全家人驶上县城内较宽的东厦路时,赵留发现此路已拥堵,全县的大车小车及步行居民都来到这里,指望这个宽敞的平地能带给他们安全。上路的人车不断增多,赵留的车速放得更慢。

    至次日凌晨时分,全县城内外最宽的三条大路,永洁大道、东厦路、108国道上车辆拥堵严重,人们不得不停下来,远望大山。

    “人们不断接打电话,不少孩子吓哭了,有些母亲顾不得襁褓中婴儿的哭泣,也在打电话通知亲朋赶紧离家。”赵留叹道。

    80岁的王计元和老伴在21日凌晨被女儿的电话吵醒,出门时其所住翠红街安居楼大院人已基本跑光,他拉着老伴步行至铜宇广场,“当时广场上都是躲地震的人。”当和开车的孙子会合后,王计元一家驱车至北王中村的公路上“避震”三小时。

    王计元老人曾经历过十几次“小地震”,“这个地区是地震多发地带,但小地震只是地晃晃,并不明显,没人害怕,可这回他们都说要来大地震,都害怕了!”

    部分无车居民衣冠不整,长达几小时站立在铜宇广场和路上,身体冻得冰冷,但无人愿意回家。直到21日凌晨6时,才有居民陆续回家。

    这种群体性避震现象在山西省的晋中、太原、吕梁、长治、晋城、阳泉等地区近乎同时发生。2月20日晚至21日凌晨,许多山西人在户外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21日早,山西省政府及各地区地震部门通过媒体及移动通信转达了政府公告,称群众这次避震行动为谣言所惑,要广大群众安心。

    恐慌蔓延:“地震”信息在传播中不断变种

    对这场谣言,避过震的居民怨声连连,网络上骂声不绝。事发后,当地网友已展开人肉搜索。

    太原居民和灵石县居民说,大部分人是从榆次的亲朋好友处听来的大地震将至的消息,他们认为谣言的始发地在晋中榆次。

    榆次居民则声称是上网或听信邻居吆喝及朋友电话。当晚,大家互相打电话转告,已分不清谁先释放的消息。

    在榆次快餐店打工的小施认为网络论坛是罪魁祸首。20日晚,她上网时看到百度地震吧的热帖,有帖图文并茂展示了山西一些地区发生地震,并称此为内部消息,预测山西多地将在21日零时至6时发生特大地震。

    同大多数国人一样,小施对地震的恐惧感来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这个不会磨灭的记忆告诉了人们地震灾难的强大和可怕。

    正在心惊肉跳间,小施几个朋友打来电话,“听说运城地震了,咱们这儿马上要震。赶快通知家里人。”小施随即电话通知父母,并编辑短信把消息传给了20多位同学好友,然后逃出网吧。

    同小施一样,接到此类短信或电话为关心他人安危而大规模转达信息的人不计其数。

    “大地震”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进行信息内容及形态的变种,各种添油加醋,道听途说的地震预报信息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传播,在短短几小时内传遍了山西多个地区,恐慌逐渐蔓延,引发了山西省内尤其是山区群众大规模外出避震的举动。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视点:23岁副局长或许没有撒谎 公众在质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