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小强跑会:青岛城乡旅游应纳入城市十二五规划

1
青岛新闻网 2010-02-23 05:55:51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青岛新闻网2月22日讯 记者采访获悉,截止下午4时30分,已经有十余条提案通过立案。政协委员、来自致公党青岛市委的李静提交了《关于大力推进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提案。李静指出,目前青岛城乡旅游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保护等多个方面存在问题,要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旅游一体化大发展,必须做好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全面繁荣城乡旅游市场。

    李静在提案里指出,目前我市城乡旅游主要存在7

大问题,分别是:协调发展的问题、科学规划的问题、基础设施的问题、生态环境的问题、文化保护的问题、服务质量的问题和产品趋同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从5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做好发展规划。今年,我市将开始编制“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旅游专项规划中统筹考虑城乡旅游产业的发展,在部署好我市总体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各区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长远性和实用性的指导意见。各景点的发展规划一定在符合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本地资源结构、重点开发项目、相关配套设施等因素,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要搞好产品开发。雷同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大忌。就旅游产品而言,城市有城市的特点,乡村有乡村的特色,景点不同,产品也应有所不同,应突出自己的特长和侧重。乡村旅游由于在同一城市周边,在地域地貌、人文环境、历史传承上很容易类似,再加上面向同类市场,很容易导致经营模式单一,近距离低水平重复。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产品塑造工程,靠策划,靠创意,把城市周边的资源按不同的手法打造,依不同的风格装帧,抓住本地、本村、本户特色,突出特色,制造差异,凸现优势,塑造不同类型的产品,培育形成独具特色与魅力的旅游亮点和卖点。

    第三,要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硬件条件,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都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做支撑。特别是乡村旅游,原生态不等同于原状态,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改造和建设。要加大乡村旅游基础性投入力度,特别是对乡村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应给予指导,确立一定的标准,避免建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要加快乡村旅游景点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四,要提升服务质量。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也是制约城乡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城乡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应加强管理和加大培训,建设一支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服务技能的专业队伍,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要统筹城乡旅游服务资源,坚持以城带乡,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旅游公司、专业酒店管理集团和职业经理人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第五,要加强宣传推介。旅游品牌的形成,必须依靠形象推广,进行广泛的宣传。在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中,乡村旅游产业的品牌建设无疑处于弱势,因此,一方面要对城乡旅游产业,统一包装,统一宣传;另一方面,要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要借助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报道,编制旅游宣传资料,加强各景点、线路的联络,整体运作,促进合作,扩大青岛城乡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加快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步伐。(青岛新闻网记者 王安)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2009人大代表于为贵:为失地农民建经济适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