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细品退休人事厅长“我也平庸”

1
青岛新闻网 2010-02-01 09:37:06 人民网-观点频道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张培元

    在广东“两会”上,向来以敢言著称的省政协常委、省人事厅原厅长谭璋球再次放炮:“公务员普遍平庸,包括我。现在的体制下,你有十八般武艺,还是三板斧,根本看不出有多大差别。最多看谁更勤快些,谁更听领导话。”(新闻详见1月31日《晶报》)

    近年来,说真话的官员似乎在不断增多。但是包括张保庆、谭璋球在内的个性官员,真正放开胆量和言论尺度炮轰体制弊端的时机,却十分讲究。即在其年届退休,即将告别官场的时候。官之将退,肺腑之言更真实,也更加耐人寻味。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我们对谭氏雷语的理解和解读,不能仅局限于某一句话,譬如“普遍平庸”里的“包括我”,并不一定是指老厅长自己。他生动形象地拿自身作样本,在阳光下烤晒,只是为了证明时下选官用官体制在某些方面的重大缺陷――在群众参与缺失的情况下,选官只选听话的,用官只用自己信任的,包括“像我这一级官员”,也未必才干优于处级科级,甚至可能是庸才。他们之所以官居厅级,品行能力并非决定因素,关键因素在于其比别人更听话更勤快。

    有一位省委书记说得好:选官如同选保姆,老百姓期望选出的保姆既肯卖力气干活,又能够替东家省钱,以最小成本办最多的事情。群众选保姆,从不会找那些好吃懒做、动辄耍大牌翻白眼的保姆。然而不少地方在选公仆时,却屡屡出现主仆颠倒的怪事,本该为民服务的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脸难看、话难听、门难进,衙门主义、官僚作风盛行;本该为政清廉的官员贪污受贿,沉湎于灯红酒绿之中,大肆地宰割民脂民膏。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东家”的群众,在选用“保姆”、考核“保姆”时不具发言权、决定权,甚至连监督权也无从保障。甭说上级为其指定庸官了,就是为他们代为选择一个带病提拔民怨声载道的贪官,他们能有什么办法拒绝?

    中央多次强调,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然而在少数地方,选官用官对民意吸收不够,仍停留在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的低级层面。选官以听话与否作为重要参考标准,使大量听话的庸才混迹权位。选官只选听话的,选出的官员只对上级负责、只听上级的话,造就某些官场乖孩子见风识舵的“阴阳脸”效应――对上点头哈腰俯首帖耳事事顺从,对下白眼冷语官威十足事事推诿。在如此体制下,某些官员的级别与能力并不成正比,所谓级别高,只说明此人是听话人中的更听话者。

    作为一个主管人事工作多年的厅级干部,谭璋球长期浸泡于旧体制下,当属旧体制受益者。但深谙陈旧体制惰性与负面影响的他,以一句“我也平庸”反戈一击,准确地击中体制弊,使人不能不认真面对,对此作出深入思考。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岂能同情成了女人工具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