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科技 > 正文

中国首个陨石坑确定 坑里住着64户人家(图)

1
青岛新闻网 2009-12-17 09:15:40 北京科技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图:辽宁岫岩陨石坑全貌。

    与陈鸣同属于一个研究组的何宏平介绍说:“从四周山岭登高向下观望该陨石坑,整个坑形态呈碗状。撞击坑直径1.8公里,坑深150米。陈鸣通过对坑内物质的分析,初步确定陨石撞击事件发生在5万年前。同时,也对现在的岫岩坑地貌作出了合理的推测。陈鸣认为,陨石撞击坑形成后,坑内积水形成了小湖泊并沉积了上百米厚的湖泊沉积物。大约3.9万年前,由于地势较低的‘岫岩坑’

东部形成了缺口,湖泊消失,演变为如今所看到的碗形凹地。”

    在国际科学界,对陨石撞击坑判别只要看地表环状地质构造中岩石是否发生物理变质。在自然界中,除了地球外的天体超速撞击引起的冲击波作用外,任何其他天然过程或地质作用均不能在地质体中引发这类矿物物理变化。如果有,即可确定与陨石撞击事件有关。

    中科院院士谢先德是我国陨石冲击变质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对《北京科技报》说,判定辽宁岫岩大坑的形成是否与陨石撞击作用有关,关键是查明该坑岩石是否受到过陨石强烈撞击伴随的冲击变质作用。冲击变质作用是较大的陨石高速碰撞地表岩石时,由冲击波产生的一种变质作用。它可导致岩石发生变形和破裂,或者局部熔融以及矿物发生冲击变质。

    “从陈鸣发表的论文中,可以看出陨石撞击坑的诊断性指标在岫岩坑中能找到。这也就充分断定岫岩坑就是陨石坑。”谢先德说,“陨石撞击坑(较大的陨石坑又称环形山)是由陨石体撞击地表或者天体表面所形成的凹坑或环状地质构造。在月球、火星和水星等星球表面存在大量陨石撞击坑。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地球表面第一个陨石撞击坑——美国巴林杰陨石坑——被证实以来,迄今世界上已经发现176个陨石撞击坑,分布在32个国家,直径由数十米到近300公里不等,但此前没有一个出现在中国版图上。”

    “尽管在我国的新疆、吉林、海南等地区发现过‘疑似陨石坑’,但都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 谢先德对记者说,虽然我国的首个陨石坑才确定,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在陨石坑的研究领域刚起步。事实上,我国探索陨石坑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中国在陨石坑的研究领域一直与国际科学界齐头并进,有时甚至还超过他们。此次在辽宁岫岩发现的陨石坑填补了我国领土上此类独特地质构造的空白,也对研究地球的形成和演化等有重要意义。

    “以后,这里可以建成一个科普基地或者地质博物馆。”何宏平说。王文鹏则向记者透露,目前,岫岩坑已经不允许进行建筑。其一,是为了保留现场,以方便科学家进行陨石坑的研究工作;其二,则是为了保护和维护岫岩满族自治县的这一优势资源。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日环食将横扫中国 上演11分35秒千年等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