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开车一天一夜睡了1个半小时 迷糊撞死8旬老头

1
青岛新闻网 2009-10-20 07:34:57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肖某在指认犯罪车辆

    超过24小时的时间一直在开车送货,中间只睡了一个半小时,肖某半睡半醒间感觉到车辆可能撞上了什么,但他没停下来查看,而是怀着侥幸心理接着开车。10月18日清晨,崂山区劲松七路发生一起重大肇事逃逸案件,一名83岁老人在晨练途中被撞当场身亡,肇事车辆逃逸。崂山交警大队办案民警经缜密工作,细致排查,快速追踪,仅用10小时一举破获这起重大交通逃逸案件,将犯罪嫌疑人肖某抓获归

案。

    命案突发

    死者年过八旬身体硬朗

    10月18日5时30分,崂山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案,劲松七路北村小区西侧路段有一具男尸横躺在道路中心花坛处。

    经查,死者为男性,头西脚东仰卧在道路中心花坛处。中心隔离花坛的突起部分留有23.9米的新鲜拖拉痕迹,少量塑料碎片及玻璃碎片不规则的散落在尸体周围。肇事路段平时车流、人流都不多,夜晚没有路灯照明,给调查取证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现场勘查结束后,事故科民警决定兵分三路,从周边走访、查找报警人确定案发时间以及调取北村小区监控等方面同时展开侦破工作。

    据了解,报警人描述说,18日清晨5点30分左右,他开车经过案发地点时发现路中心躺着一个人,已经死亡,随即报警。而民警在现场周围找到的一个目击者称:17日晚22时50分许,自己站在家门口附近的马路上等人,突然听到一阵刺耳的声音,接着看到一辆浅色的面包车由南向北骑到了路中心隔离花坛的突起水泥带上,由于地盘被卡住,面包车的副驾驶上下来一个人,指挥着车辆歪歪扭扭地驶回道路,接着就向北跑了,整个过程持续了3至5分钟。

    结合报案时间与见证人的描述,民警通过死者身上的相关证件与其家属取得联系。经了解得知:死者刘某某今年83岁,平日身体硬朗,每天有晨练的习惯。18日清晨5点左右,刘某某和往常一样外出晨练,临走时还和老伴打了声招呼。直到民警与其家人联系时,他的亲属也在到处进行寻找。

    山重水复

    倒在划痕处是巧合

    民警们分析,刘某某清晨五点出门晨练的事实基本可以确定,那么17日晚骑到路肩上的面包车很有可能与此案无关。死者倒在划痕处纯属巧合,案发的时间应该是在清晨5点左右。

    调取录像的过程相当困难。由于当时天还未亮,案发路段没有路灯,识别率很低,过往车辆的车型很难辨别。为了确保不出现遗漏,民警将监控时间前后各放宽1小时。通过3个小时艰苦辨认,发现在18日清晨4时55分,一辆浅色小货车由南向北经过现场时灯光走向出现异样,车身有轻微颠簸的迹象。而在此之前,借助所经过车辆的灯光并未发现路中央位置有物体存在。该车经过后再次借助灯光隐约发现有一人形物体存在。该车有重大肇事嫌疑。

    柳暗花明

    工地上筛出肇事车

    虽然初步确定了肇事车型,但如何找到肇事车辆同样困难重重。为此,办案民警们再一次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首先,肇事车辆行经的路段比较偏僻,如果不是周边居民或者熟悉地形的驾驶员一般不会选择此路。其次,行经此路的目的地很有可能为北边的居民小区或者周边工地。第三,清晨货车出行,送货的可能性很大。于是,办案民警以西韩某小区以及周边的工地、早市为重点,开展排查工作。与此同时,另一组民警继续查看现场周围的监控录像,确定肇事车辆的行驶方向。

    18日15时许,在排查完小区及两个建筑工地后,民警们来到了第三处工地,发现一辆正在卸货的白色货车风挡玻璃完全破碎,保险杠破碎。经进一步检查,在该车的左后车轮内侧挡泥板及车辆后桥处发现了疑似人体组织的物质。当民警把现场提取的遗留碎片与该车保险杠进行比对时发现,缝隙完全吻合。随即,民警将该车的驾驶员刘某控制。刘某说,18日清晨,她的丈夫肖某开车送货时撞在石头上导致车辆受损。随后民警在两人位于长沙路一处水泥销售店的暂住处找到肖某。

    真相大白

    一天只睡了一个半小时

    据肖某交代:自10月17日清晨4点30分至案发时超过24个小时,自己一直驾驶车辆不停地往来于各个工地送货。其间,他仅睡了1个半小时,属于严重的疲劳驾驶。由于极度疲劳,行经肇事路段时自己已处于半睡半醒之间,在感觉到车辆发生碰撞之后,自己抱着侥幸心理,驾车逃离现场。

    据了解,肖某今年29岁,和妻子都是河南人。现肖某已被崂山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许芳 曲鹏 杨杰 摄影报道)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海尔立交桥3辆大车连环撞 千辆车被堵12小时 
下一篇:产妇火车上突临产 广播员充当临时接生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