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2009第三届网络媒体龙江行> 媒体报道 > 正文

奋进六十年 黑龙江新辉煌

1
青岛新闻网 2009-09-23 08:18:12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后,黑龙江地区是全国解放最早的省份,曾经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从根本上改变了日伪统治时期千疮百孔的凄惨景象,把千里荒野变成万亩良田、滚滚油田,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

仓,使这块广裹无垠的黑土地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变化。

  一、优越的自然资源
  黑龙江省,简称黑,因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它在中国的版图上犹如一只展翅腾飞的天鹅。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边陲,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4.7%,居全国第6位。有13个市地,18个县级市、46个县。2008年末,全省总人口382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其中城镇人口2119万人,乡村人口1706万人。

  黑龙江省地势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绵延起伏,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山地和丘陵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0.5%;中西部有松嫩平原,东北部有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东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7%。

  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冬季受蒙古高原气候控制,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全省年平均气温在4-5℃之间,降水量400-700毫米,无霜期130-150天。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是中国东北从陆路通往俄罗斯和东欧的窗口,也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向独联体及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边境线长2981公里,是中国与俄罗斯边境相连最长的省份。

  黑龙江省地貌特征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绵延起伏,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山地和丘陵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0.5%;中西部有松嫩平原,东北部有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平原-东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7%。黑龙江省是中国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拥有耕地1183.8万公顷,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人均耕地0.31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的3.4倍。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00亿斤以上,2008年达到845亿斤,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出省商品量居全国第一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大豆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黑龙江省是中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黑龙江省境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和绥芬河四大水系,现有湖泊、水库6000余个,水面达80多万公顷,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918条。黑龙江全长4,370公里,仅次于长江、黄河,列我国第三,是著名的国际界河;松花江全长2,214公里,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是黑龙江省境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省全省水资源总量652.1亿立方米,居东北之首,水能总理论蕴藏量739.5万千瓦,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装机容量603.2万千瓦。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松花江一级支流牡丹江流域,其次分布在黑龙江一级支流呼玛河、额穆尔河、库尔滨河以及嫩江干流等河流上,其余的分布在汤旺河、绥芬河及其他一些中小河流上。

  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是中国正在建设的生态示范省。全省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其中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是国内外少有的珍贵品种。全省林业用地面积2547.2万公顷,占全国纳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林业用地的20.3%;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2040.3万公顷,占全国纳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有林地的28.3%;在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积1515.1万公顷,占全国纳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的27.2%。天然林资源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部分半山区县(市),它既是东北地区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是东北平原农业和呼盟大草原牧业生产基地的天然屏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黑龙江省有丰富的草原植被、草甸和沼泽植被,是中国10个拥有大草原的省份之一,全省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优质的牧草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天然条件,全省牛奶和乳制品产量居全国前列。草甸植被集中分布在三江平原、穆棱河-兴凯湖平原,此外在山间盆地及各大河流的漫滩也有斑块状、条带状分布。在地形部位较高地区以中生植物占绝对优势。主要草本植物有:小叶樟、广布野碗豆、小白花地榆、黄花菜、银莲花、啮叶凤毛菊、蚊子草、紫苑、走马芹等;局部低洼地段有水毛莨、小叶樟、芦苇、沼柳等。沼泽与苇塘植被,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乌裕尔河下游一带,因地势低洼,受地表积水与地下水影响而形成,大量生长苔草、小叶樟和芦苇等。黑龙江省的沼泽和苇塘众多,水面资源很大,具有生长芦苇的良好自然条件,全省苇塘面积416万亩,居全国第一位。

  黑龙江省已发现的矿产达1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7种。石油、石墨、矽线石、铸石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颜料黄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黑龙江省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39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超过14000亿元。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达47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东北虎、丹顶鹤、白鹤等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马鹿、黑熊、天鹅等67种。众多的江河湖沼和水库塘堤,栖息着上百种观赏与食用鱼类,有兴凯湖的大白鱼、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以及内河中的“三花”(鳊花、鳌花、吉花)、“五罗”(哲罗、法罗、雅罗、同罗、胡罗)等,水产资源多达105种。土产山产资源有1000多个品种,最著名的是东北三宝(野山参、貂皮、鹿茸),此外刺五加、黑木耳、猴头蘑、榛蘑、虎骨、熊胆、秋林里道斯香肠和酒心糖果、玛瑙工业品等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旅游牵动战略,尽快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战略,以“冬季冰雪世界、夏季清凉世界、秋季多彩世界、春季活力世界”为支撑,塑造“黑龙江-中国旅游COOL省”总体形象,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冰雪旅游:冰雪观赏、冰雪旅游、滑雪、冰灯、雪雕等别具一格。亚布力是黑龙江省著名的滑雪避暑胜地。位于哈尔滨市东193公里处,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国际旅游滑雪度假区。1996年因成功举办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而闻名遐迩。2009年2月18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亚布力举行雪上项目的比赛。滑雪区内可进行高山滑雪、越野滑雪,也可乘野地雪橇、雪地摩托、坐狗拉爬犁穿行于林海雪原之间,享尽北国冬天的无穷乐趣。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是北方著名风景区、疗养区;五大连池由300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5个相连的堰塞湖和周围14座火山丘组成,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兴凯湖是中俄边境最大的界湖,中国境内面积1080平方公里,有“北国绿宝石”之誉。黑龙江省有悠久的金源文化、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金代上京会宁府等历史遗迹;边疆民族历史文化独具特色,世居的鄂伦春、赫哲、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习俗风情各异;嘉荫的恐龙化石遗址;北极村“漠河的北极光”。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深受欧洲文化影响,市内建筑颇具欧陆风情,索非亚教堂、中央大街、果戈理大街成为欧陆风情游的热点。防洪纪念塔、龙塔也是旅游热点。大、小兴安岭独特的大森林地貌和气候条件构成了自然和原始的旅游风貌。大森林的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和植物芳香气,被誉为“天然氧吧”,是回归大自然、避暑和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之所。

  二、经济改革成果丰硕
  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当时区划为松江和黑龙江省,1954年两省合并)各族人民全力投入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工作中。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时,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7亿元,比1949年增长1.1倍,农业增加值达到11.9亿元,比1949年增长28.1%。1950年至1953年开展了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抗美援朝运动,有力地巩固了新政权。“一五”计划期间,共建成240多个工程项目,其中22项国家重点工程有19项建成投产。提前一年时间胜利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建设时期,全省还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大跃进”期间我省取得许多新成就,也造成了一些损失。1963年,举世闻名的大庆油田已初具规模;10万官兵开进“北大荒”,使全省农垦事业出现了一个新局面;大兴安岭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由于“大跃进”在经济工作上的失误,加之农业遭受自然灾害,以及原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使全省经济陷入长达三年的困难境地。“文化大革命”期间我省经济在曲折中获得了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进各项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突破封闭、僵化、单一的发展模式,经济连续跨越新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黑龙江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26亿元跃上8000亿元。2008年达到8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55.7倍,年均增长7.5%。200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727元,比1978年增长22.6倍,年均增长5.8%。地方财政收入由1952年的4.7亿元,到1993年突破了百亿大关,2000年突破200亿元,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67.1亿元,比1952年增长162.2倍,年均增长9.5%。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建国初期,黑龙江省经济总量中三次产业结构是一产比重过高,二、三产比重偏低,1952年三次产业比例为45.8:30.4:23.8。到1958年,由于“一五”计划时期大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工业增加值快速跃升,二产比重超越一产,三次产业比例为29.5:48.2:22.2。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增长,比重提高。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装备、石化、能源、食品等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和以批发零售餐饮业、运输、信息、咨询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08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3.1:52.5:34.4。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0.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使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产业,如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等的紧张状况得到基本缓解。

  国企改革成果丰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至今,逐步完善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资本运营机构及权属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鉴定和运营体制,全面进行了地方国有大中企业产权改革攻坚战,如期完成了目标,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实现了地方工业整体扭亏的目标。非公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焕发勃勃生机。

  三、建成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我省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耕地连片,适宜机械作业。50年代中期十几万转业军人开始“北大荒”第一次大规模开发建设。70年代有70多万知青、知识分子、支边青年投入农业生产。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农村人民公社制度被废止,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在全省全面推开,继而又取消对农副产品统购派销,放开大部分农副产品价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国营农场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实行家庭农场、“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此后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砒上,以科技兴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粮牧企、贸工农、农科教和城乡“四个一体化”,捉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02年以来,中央和省委陆续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业综合补贴制度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49年全省粮食产量只有115.5亿斤,之后1966年、1983年、1990年、1994年、1996年和2005年分别登上200亿斤、300亿斤、400亿斤、500亿斤、600亿斤和700亿斤的台阶,2008年达到845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粮食商品率达到70%以上,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2008年全省农垦系统农牧场达到113个,粮食产量284.1亿斤。

  畜牧业大省地位日益增强。改革开放后,农民在有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也有了牲畜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国家逐步取消对生猪的统派购制度,放开畜产品价格,广大农民饲养畜禽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与畜牧业“主辅换位”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进畜牧大省的建设力度。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推动畜牧业整体水平大幅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2008年畜牧业实现产值813.1亿元,比1949年增长57.4倍,年均增长7.1%。2008年末,全省奶牛存栏221.5万头,肥猪出栏2350万头,分别比1952年增长183.6倍和70.2倍。猪肉、蛋、牛奶产量达182.7万吨、109.3万吨、577.1万吨,分别比1952年增长72.1倍、59.7倍和383.7倍。

  绿色食品大省地位日益巩固。2000年来以来,我省紧紧抓住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改善的契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绿色食品生产迅速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2008年末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个数已达1200个,A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4839万亩,绿色食品认证个数、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已经初步打造叫响了“寒地黑土”、“北奇神”、“北大荒”、“大兴安岭”、“乌苏里江”等一批资源环境型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了大批以“五常大米”、“庆安大米”为代表的地理标志产品。形成了贸工农、产加销相联结的绿色玉米、大豆、水稻、乳品、肉类、山产品、饮品和特色产品8大类产业体系,绿色食品产品已销售到全国队西藏外的所有省份,并远销欧、美、日和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老工业基地再现活力
  建国后,黑龙江逐渐建设成为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基地。建国后,累计向国家提供原木6.8亿立方米,占全国产量的1/4以上,提供原煤26亿吨,占全国产量的5%,提供原油19.9亿吨,占全国产量的39.1%。此外还向国家提供占全国产量1/2左右的铁路货车和1/3左右的大重型机械和电站成套设备。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的过程中,我省工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发展遇到了很大困难,经过“扩权让利”,又经过“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艰难、复杂的改革探索,国有企业逐步走出困境。近年我省积极实施“工业强省”发展战略,努力抓住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工业经济产权改革、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全省工业整体规模和活力得到显著增强。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达到3495户,实现总产值由1949年的7.5亿元增加至7338.3亿元,轻工业比重由39.9%下降到18.9%,重工业由60.1%上升到81.1%。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开放初期,机械、食品、化工、冶金、纺织等传统产业仍然是黑龙江工业的支柱产业,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三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特别是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不断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全省形成了适应现代市场发展需求的装备、石化、能源和食品四大主导产业。2008年,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654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89.1%,利润总额139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96.7%。

  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08年与1949年相比,原煤由461万吨增长到8185万吨,增长16.8倍;发电量由1.9亿千瓦小时增加到719.2亿千瓦小时,增长377.5倍;钢由不足1000吨增加到475.1万吨;水泥由7.1万吨增长到1968.2万吨,增长276.2倍。涌现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产品质量好、品牌信誉好的名牌产品,哈电站设备、齐一重、完达山、九三油脂等企业的产品畅销海内外。

  五、城乡市场繁荣兴旺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品日渐丰富,但是总体看仍是供不应求,人民的物质要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跨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得到初步确立,消费品的供求状况明显好转,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消费品市场呈现繁荣兴旺的景象。2008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8.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1952年增长259.4倍,年均增长10.4%。

  市场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有商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零售额的90%左右,到1998年下降到23.8%,而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所占比重已由1957年的1.6%上升到1998年的52.2%,已占据半壁江山。商品市场呈现新格局。商品交易市场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百货商店,超级市场、批发市场迅猛发展,一些国际、国内知名大型零售企业如家乐福、好又多、大福源、沃尔玛以及国美黑天鹅家电陆续入驻我省,这些强势资本和先进管理模式的加入,改变了传统的零售业竞争格局,方便了百姓生活,活跃了商品市场气氛。到2008年末,全省有连锁公司23家,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有20家,餐饮业有3家,连锁门店806个。批发零售贸易业连锁公司销售额实现102.7亿元,餐饮业营业额实现1.2亿元。

  消费产品不断更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逐步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洗衣机、冰箱、彩电、摄像机、移动电话、微波炉等用品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随着传统的家用电器为主的耐用消费品的普及,十万元以上级的消费品已开始走入居民家庭。

  六、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黑龙江地处东北亚中心,临近日本、韩国,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独联体国家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这成为黑龙江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1981年国务院准许黑龙江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1988年,省委提出并实施了“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方针,从此对外贸易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省紧紧抓住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转移的机遇,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坚持“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以对俄贸易为重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8年,全省进出口总值达229亿美元,居中部地区第一位,比1953年增长375.4倍,年均增长1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全省进出口总值相当于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0.5%跃升至2008年的19.1%,提高18.6个百分点。2008年末,与我省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几十个已经发展到210多个。开通使用的口岸从无到有,已发展到一类口岸25处,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由改革初期的40%上升到2007年92.8%,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明显增加。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6.6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154倍。我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对外经贸合作空间,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和国外劳务输出、工程总承包项目和收入大幅度增加。2008年,全省签订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金额5.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7亿美元。

  七、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加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特别是2000年以后,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扩大,投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2008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69.3亿元,比1978年增长135倍,年均增长17.8%。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GDP的比例由1978年的15.5%升至2008年的44.2%,提高了28.7个百分点。一批大项目相继投产,有力地推动全省经济建设和发展,曾长期困扰我省经济发展的电力、能源、运输、邮电的“瓶颈”制约得到明显缓解。2008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5563公里,比1952年增长51.6%,铁路网密度居全国前列。公路线路里程15.1万公里,比1952年增长15.9倍,全省“OK”型公路主骨架和“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民航航线里程和管道里程达到16.0万公里和985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125.9倍和4.4倍。内河航道里程5528公里,比1952年增长42.8%。此外,还开辟了江海联运,开通了黑龙江至我国沿海港口及日本、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航线。通信状况明显改观。2008年末,全省市内电话用户达到790.5万户,比1949年增长790倍,年均增长12%。移动电话用户从无到有,发展快速,1995年也只有13万户,2008年达到1640.8万户。邮电业务总量由1949年的1098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601.1亿元,年均增长15.7%。

  八、社会科技事业日益繁荣
  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实施教育兴省战略,加大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工作力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人口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事业获得跨越式发展。高等院校由建国初期的5所发展到70所,累计培养毕业生133万人,研究生8.3万人。平均每万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由1949年的4.6人增加到2008年的242.7人。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技强省战略,努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来抓,科技投入加大,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学技术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第一生产力的效力日益突出。科研机构明显增多,科技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全省科学研究开发机构由1949年的3个发展到2008年的719个。2008年,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1.5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8万人。科技成果的研究、储备和交易明显得到加强。2008年,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1319项;获准专利4574项;成交技术合同1709项,成交金额41.7亿元。有相当一批高端科技应用于生命科学、载人航天工程,全省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科技经费支出117.1亿元,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72.6亿元。

  文化事业发展百花齐放。建国后,黑龙江省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相继落成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基础设施,文化发展内容和形式由单一变得丰富多样,文学创作和演出水平有很大提高,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影视、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全面发展,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全省艺术表演团体由1950年的16个增加到2008年的84个,文化馆由78个增加到131个,公共图书馆由2个增加到101个,博物馆由2个增加到54个。2008年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6%和98.8%,分别比1978年分别提高56.6个和78.8个百分点。2008年有线电视用户436.2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2.8万户,全省共有档案馆198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44万卷。出版报纸由1952年的6579万份增加到2008年的89960万份,出版杂志由1952年的25万册增加到2008年的4249万册,出版图书1952年的17万册增加到2008年的8869万册(张)。艺术表演事业展现出新亮点。全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各类奖项多达上百个。培养北疆文艺劲旅,建设边疆文化大省,龙江人特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创造,以及我们长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抗洪精神”,为经济社会又好以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不断取得新突破,我省运动员共在国内外一系列重大比赛中获得奖牌数千枚,先后涌现出焦志敏、李对红、孔令辉、杨扬、王濛、申雪、赵宏博等一批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承办了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许多大型比赛,向世界展示了我省体育事业的风采。群众体育蓬勃发展。2008年,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约356万人,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增加306万人,增长6.3倍。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了体魄和集体凝聚力。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建国以来,全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疫病防治工作,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增加投入,全省医疗卫生保障以及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2008年,全省卫生机构达到8747个,比1949年增长40.1倍;卫生技术人员由1949年的0.59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18.1万人,增长29.7倍;卫生机构床位由1949年的0.28万张,增加到2008年的12.9万张,增长45.1倍。每万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由1949年的2.7张,增加到2008年的35.6张,增长12.2倍。人口平均寿命明显增长,2008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2.95岁。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有效阻止了非典和禽流感等疫情的传入。

  九、民生状况明显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党和政府也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百姓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支大幅提高。职工平均工资由1952年的508元增长到2008年23046元,增长44.4倍,年均增长7%。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742元提高到2008的11581,增长14.6倍,年均增长1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398元增加到2008年的4856元,增长11.2倍,年均增长11.5%。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消费水平的增长,2007年全省居民消费水平为5986元,比1978年增长18.8倍,年均增长10.8%。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数额大幅增加,吃、穿、用、住等物质需求已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吃求营养,穿讲时尚,用求高档。消费支出中“吃”的比重逐年下降,其他支出比重有所上升。2008年,我省城镇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6.3%,比1980年下降20.6个百分点;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3.0%,比1978年下降28.8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居住等方面的支出比重有所加大。民用汽车和移动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国际互联网从无到有,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2008年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306.5万户。居住状况明显改善。1952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2平方米,2008年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3.8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1.5平方米,也比改革开放初期大幅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改革开放初期,只有相当少的农村五保户受到低水平的救助,社会保障基本为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省各级地方政府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切实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建立健全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着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络,缓解了人们的后顾之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2008年末,全省有859.5万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788.3万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失业保险467.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1425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351.2万人。(安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下一篇:黑龙江省狩猎旅游产品推介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