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 正文

市委书记丢乌纱该警示谁

1
青岛新闻网 2009-07-29 14:08:27 南方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25日上午,湖北荆州石首市召开领导干部大会,鉴于石首“6.17”事件因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演变成重大群体性事件,造成很坏影响,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领导责任的中共石首市委书记钟鸣同志和中共石首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唐敦武同志分别被免职,并提请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免去唐的公安局局长职务。

    又一市委书记、公安局长“丢乌纱”!贵州瓮安“6·28”打砸抢烧事件中县委书记王勤、县长王海平、公安局

长申贵荣均被免职,时隔不到一年,在湖北石首市,类似的群体性事件再次发生,书记、公安局长再次“丢乌纱”,均因政府信息发布不及时、错过处置最佳时机,抢尸、断电、中断手机信息、动用警力加以打压等酿成恶性群体性事件,与应对“瓮安事件”的做法如出一辙,何其相似!

    “瓮安事件”后,贵州省委书记明确指出三点经验教训:坚持信息透明,要在第一时间把真实、准确的信息全部让媒体知道,并借助媒体力量披露事件真相和细节,不给谣言传播的机会;启用舆论监督系统,及时回答群众提问;慎用警力打压,以免造成对立情绪。可惜石首市地方政府的所作所为恰恰违背了这几点。重蹈王勤等的覆辙,不丢官下台才怪呢!

    为何不长记性?为何不吸取教训?或者根本就没关注过、思考过“瓮安事件”,更没做过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也没有对干部进行过专门的应急培训,自然,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处置适当就在所难免了!

    但笔者更相信,石首“6.17”事件处置不当的更重要原因,与当下颇为流行的“没事就是本事、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以及“压服代替信服”的惯性思维相关。事情发生后,不但想通过抢走尸体、封锁信息、警力打压,以控制范围、减少影响,结果事与愿违,反而引爆群众对立情绪,造成泄愤事件,引发警民冲突。而且先有诱使死者家属签订“免责”协议书,使其自行理丧火化尸体,后有死者5名家属被刑拘。如此作为,政府难辞“背信弃义”骂名,更与取得民众信任背道而驰,再一次置自身于被动局面。本想稳定、摆平、搞定、没事,结果出了大事,“摆不平”、“搞不定”,只能凸显“没本事”!

    因为稳定压倒一切,各地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维稳工作。一旦出现群体上访事件,不少地方都有一种如临大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为不影响地方形象,特别是不影响主要领导在上级领导心目中的印象,有问题最好是“捂着、盖着、压着”,奉行“没事就是本事、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哲学,而不从根本上、根源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了解真实情况、探寻深层原因、找准解决路径,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能是以“打压”替代“信服”,问题的处理也只能是暂缓矛盾,带来暂时的“假和谐”现象。由于基层官僚作风和粗暴行为的存在,更易滋长群众的不满情绪。长此以往,自然造成政府与民众的情绪对立,只要有一点燃媒,就容易引爆火药桶。石首事件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

    从此次事件可见,绝大多数参与者与最初引发的事件本身并无直接利害关系,之所以参与,主要是路见不平或借题发挥,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以泄愤为主。之所以一点而燃,一哄而起,一拥而上,是源于对基层党政缺乏信心,是对基层干部不良作风、所作所为的不满,是对立情绪的集中反映。其实,一些基层干部心目中,上访群众都是和党对立的“刁民”,其看法与那位雷人副局长同类,遇到记者也难免不质问:“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老白姓说话”的!

    期盼“千万别出事”、“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往往要出大事、“丢乌纱”!石首市委书记等的下课,到底警醒了谁?看来奉行“没事就是本事、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哲学的“官老爷”们,应该换换思维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还是要超前谋划、未雨绸缪,多将精力放在解决潜在社会矛盾、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加强干群沟通、联系,真正做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行为民所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增强人民群众对基层政府的信心才是关键。

    当然。阻滞这种惯性思维的流行,还有待能真正体现群众满意度的科学政绩观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到位,有效遏制“时时只看上司眼色,处处只讨上司欢心”的不良倾向。真正以群众利益为执政导向,眼往下看、腿往下跑、力往下使,群众满意度必将提高,泄愤事件必将减少,“丢乌纱”的可能性也就自然减少!

    请君勿蹈石首覆辙!

现有新闻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发改委顺势下调油价一举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