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 正文

即将拆迁的龙口路20号 记忆中的东方大院

1
青岛新闻网 2009-06-23 15:40:20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青岛新闻网1月6日讯  在近期青岛市相关部门公布的拆迁改造计划中,市南区龙口路20号“东方大院”位列其中。提到龙口路20号,很多青岛市民都会在记忆深处泛出许多美好的回忆,回忆和母亲一起去东方菜市换馄饨皮,回忆大人讲过的荒岛书店的故事,

回忆在东方大院里和小伙伴们追逐嬉戏的场景。

  时光飞逝,近年来随着城市格局的变迁,龙路口风光不再。破败,萧条,脏乱成了这里的主色调。荒岛书店、东方菜市更是多年前就

退出了历史舞台,盼拆迁成为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一致的呼声。

  终于,东方大院要拆了,连同院子里所有的记忆。而当这块记忆深处的旧建筑就要在我们眼前消失,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我们既为如愿以偿的老百姓终于能够迁入新居而欢心鼓舞,又为一片充满回忆的老房子将要逝去而感伤。好在我们有手中的相机,有笔,能够记录下东方市场大院的过去和现在,并让其在互联网中永久的存在着。

图片下方即是市南区龙口路20号“东方大院”

图中蓝色奶站即是荒岛书店旧址

东方菜市现在已经改名为东方超市

画面中的老人在东方大院里住了近50年,一家四口人不足8平方米

走廊里空间狭小杂物堆集,有不少安全隐患

  走进现今的东方大院

  经历岁月的侵蚀,如今的东方大院又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一行走进了传说中的东方大院。

  从靠近东方饭店一侧的小门进入院内,一条狭窄不足一米的小道映入眼帘。小道两侧的房屋已经破败不堪,空气中弥漫着下水道的气味。头顶的屋檐因为年久失修已经遥遥欲坠,屋檐之上,长长的铁丝上面星罗棋布着大院里居民们晾晒的衣服。小道的尽头是漆黑的门洞,扶梯而上,楼上便是住户。

  由于格局陈旧,所有的住户都是不足十平方米的“单间”,在这个小小的单间里,卧室,厨房,都是“隔”出来的。由于空间太小,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屋子顶部加上一层“二楼”。

  记者敲开了一个住户的门,热情的房主李大爷招呼我们进屋。听说我们想探访老院今貌的想法后,李大爷连说我们找对了地方。原来,巧的是李大爷家刚好是整个东方大院里面积最大的一户。大爷告诉我们:“由于当时我老父亲也有一间房,我们就把两间连到了一起,这样以来就足足有十六平了,算得上是整栋楼里最宽敞的一户了。”他告诉我们,因为空间小,居民们都想办法创造出生活必须的条件。“以前我们这里吃水很费劲,后来逐渐终于把水接进来了,还有了下水道,冬天再烧上土暖气,过得还是挺舒服的。”

一位市民走过东方大院的小巷(青岛新闻网记者 王国强 摄)

  居民回忆东方市场大院往日风光

  聊天中,李大爷给我们讲起在东方大院住的这些年,自豪感溢于言表,他说:“要说我们这里,那可真是黄金地脚啊。要说看病,五分钟走到山大医院;要说看海,十分钟到栈桥了;要说买菜,那更不用说,以前的东方菜市就在跟前,真是干什么都方便啊。”

  谈到即将要搬迁了,李大爷打开了话匣子。“我今年六十多岁了,从我小时侯就住在这个院子里,屋子小,辛酸的话真是讲不完,早就盼忘着拆迁了。”

  采访中,几乎所有的住户都异口同声,等待这个拆迁的日子已经太久了。赵大妈对记者说:“虽然对这个老院子有感情,但这里住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防火设施也没有,这些年真是越住越担心了。”

  未来的龙口路20号

  在近期青岛市相关部门公布的拆迁改造计划中,市南区龙口路20号“东方大院”如愿以尝位列其中。

  据市南区建管局相关人员介绍,龙口路20号东方大院为解放前的建筑。占地面积约577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约4000平方米,非住宅约2000平方米。2006年12月30日,龙口路20号地块的拆迁工作正式启动了。

  据了解,本次东方大院拆迁将涉及居民166户,经市建委、市财政局和市南区政府协商达成一致,拆迁资金由市财力解决5000万元,不足部分由市南区政府解决。项目“招、拍、挂”取得的收益全部返还市南区。并按照市国土局确定意见,采用“拆建分离”的模式进行,由市南区政府组织对改造范围用地进行拆迁,居民采用异地或货币安置,拆除净地后进行招拍挂。

  采访中记者获悉,截止目前,已经有80余户居民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补偿金额为每平方米8200元。

居住在东方大院里的孩子一如他的父辈们将在东方大院留下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对一些居住在这里一辈子的老人来说,离开是痛苦的

  网友追忆夕日的东方市场

  作为青岛夕日地标式的建筑,东方大院的拆迁在网络上引发了一股网民追忆的热潮。网友“五十米深蓝”说:“现在还依稀记得小的时候和母亲一起去东方菜市换馄饨皮,那时的东方菜市怎一个火字了得。”

  网友“台东镇”留言说:“ 在经历了70年的风风雨雨后,市井色彩浓郁的东方市场就快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东方市场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曾经作为一个商业市场的开放服务和信息沟通,而更多的是城市日常化生活的典型写照,一种平民样式的社会交往传统,一种风格,一种城市存在形态。”网友“匿名”说:“今天的东方市场已经面目全非了,尽管改革开放后政府对这个大院进行了修缮,可由于该楼是七十多年前按市场的需要而兴建的,显然已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了,而且居民的生活也有诸多不便。政府确实应该把东方大院的改造工程纳入了城市发展规划。让我们在记忆中怀念它吧。”(青岛新闻网记者庞为 王国强)

  相关链接:

  荒岛书店 位于广西路4号的“荒岛书店”旧址,开办于1933年,当时居住在青岛的“文坛二萧”和艺坛“黄氏三兄妹”都是这里的常客,多年后,他们还都留下了回忆这个书店的文字。因为离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比较近,老舍等许多山大的知名作家学者也曾光顾这里,在传播新文化的同时,也传播马列主义的革命思想和著作。这个小书店还曾作为“左联”小组的重要活动场所和青岛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

  东方菜市场 东方菜市场建于上世纪30年代沈鸿烈市长主政时期,其“回”字型内置天井的结构是当时商业市场的通用格局,市场于1930年开始兴建,1931年竣工,众商家携家属及伙计同时入住。两层建筑的整个布局呈曰型环绕,开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每个门的正上方镌有四个半米见方的颜体“东方市场”大字。东大门的木制门扇箍有五道钢圈,沿门洞向上,在原有二层上又加了一小层,形成三层的门头。由于此处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所以市场的东北两面分别又建有一层地下室。市场楼内在一层和二层的中部,各有一处公共厕所,并有公用水龙头。

现有新闻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你真的有权利对出租车拒载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