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日本首相称对朝鲜先发制人合法 美国表示支持

1
青岛新闻网 2009-06-05 14:09:36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朝鲜半岛局势一紧张,日本国内的“先发制人论”和“拥核论”就甚嚣尘上。这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定式。由于目前的局势特别显得紧张,故而这些议论也就调门格外地高。

    但现在看来看去,日本方面好像还没有真要先下手为强的打算,“先发制人”的讨论更多还是一个挥舞大棒式的威慑工具。

    首相麻生说“先发制人”合法

    朝鲜4月5日发射卫星后,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内有关“先发制人”的讨论就

开始活跃。

    4月9日,参议员山本一太表示,“思考拥有应对北朝鲜威胁的抑制力,是执政党政治家的责任”。原首相安倍晋三也在4月下旬称,“对是否应拥有攻击敌方基地的能力问题展开讨论非常重要”。

    朝鲜进行核试验次日的5月26日,自民党国防部会防卫政策小委员会召开会议。席间不少议员纷纷表示,日本应该拥有先发制人的攻击能力。

    原防卫厅长官、安全保障调查会会长代理中谷元当时强调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拥有了(先发攻击的)能力才有抑制力”。陆上自卫队出身的参议员佐藤正久表示,“可以对宙斯盾舰进行改良,搭载巡航导弹不需要花费太多金钱”。

    当晚,首相麻生太郎针对率先攻击朝鲜导弹基地一事称,“从法理上允许进行(先发制人)攻击。这是从昭和30年代就有了的(定论)”,强调日本对朝鲜“先发制人”具有合法性。这一发言被视为对党内相关讨论的支持。

    所谓“昭和30年代就有了的定论”是指,1956年2月29日,当时的首相鸠山一郎在关于“专守防卫”的答辩中称,“在外国非法侵略的场合下,我绝对不认为坐以待毙是宪法的宗旨所在。出于防御目的且在没有其他应对手段时,对敌方基地进行攻击的行为于法理上属自卫范畴,是可以采用的”。

    美国表态支持

    在日本“先发制人论”讨论得热火朝天之际,盟友美国表态支持了。

    负责亚太安全事务的美国国防部长助理华莱士·葛瑞格森日前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日本希望获得先发攻击威胁本国安全的朝鲜军事基地的权利,美国不会反对。他强调说,“如果日本真作出上述决定,美国当然会用各种方法予以支持。”

    有分析指出,美国对于日本的“拥核论”一贯是坚决反对。作为唯一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美国反对唯一遭受核武器攻击的日本拥有核武的立场很容易理解。这也是两次朝鲜核试验后美国立即强调对日韩“核保护伞”有效性的原因所在。但在“先发制人”问题上,美国态度积极则是希望日本自卫队能在集体自卫权等问题上不再被和平宪法束缚,在军事使用上更具灵活性,能够对美军的活动形成有效支援。

    暂时缺乏必要性和可行性

    虽然日本国内对“先发制人”热情高涨,连美国人都表示OK,但颇多意见认为,对朝鲜“先发制人”目前更多是“说说而已”,距离“动手”还远得很。

    首先,从必要性看,日本要对朝鲜发动先发制人式的武力攻击不可能是“单干”,必然是以美国为主导。

    目前朝鲜尚未掌握洲际导弹搭载核武器的技术,对美国构不成实际的安全威胁,故而美国并不急于对朝动武。如何防止核技术从朝鲜向伊朗等国家扩散才是美国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

    其次,从与日本宪法关系角度看,“先发制敌”理论与“专守防卫”的宪法理念存在重大矛盾。

    在没有遭受武力攻击前,仅凭借主观判断来确定“威胁”,很难分清到底是“侵略”还是“自卫”。鸠山40多年前的答辩内容难以作为采取先发制人军事行动的有效理论依据。今后日本国内围绕这个问题是否违宪还将进行激烈争论。

    再次,日美要对朝动武必须考虑到中国因素和俄罗斯因素,以及韩国的态度。

    朝鲜问题的解决脱不开相关几个大国的博弈。在没有对武装打击朝鲜后的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朝关系等作出充分预计和准备情况下,“先发制人”难以出手。

    讨论本身意在威慑与施压

    既然对朝“先发制人”的军事手段暂时缺乏必要性和可行性,外交斡旋谈判就还是解决朝鲜问题的主要途径。

    有分析指出,日本大谈“先发制人”的实际目的是进行威慑。一方面,是对朝鲜核试验以及连续发射导弹的回应,摆出不惜以武力对抗的强硬姿态,属于历来“大棒”政策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日本期望通过“先发制人”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中国对东北亚地区军备竞赛的担忧,继而推动中国在对朝问题上采取更趋向与日美合作的强硬立场。(裴军)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上一篇:设计师揭秘中国火星计划:今年10月踏上征途
下一篇:军方称打捞残骸不属于失事法航客机 疑云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