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焦点新闻> 震区新面貌> 灾区新貌 > 正文

李白纪念馆重建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1
青岛新闻网 2009-05-08 15:32:11 绵阳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效果图

    以延续李白纪念馆的仿唐建筑风格,从原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契合周围环境,同时体现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满足现代化纪念性建筑观瞻需求为恢复重建设计理念。26日,李白纪念馆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在江油市召开,并通过了李白纪念馆重建规划设计方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郭黛姮,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副院长、教授孙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先进,四川省城乡规划设

计院教授应金华,四川省古典园林设计院总建筑师庄裕光,河南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家泰,河南省旅游局原局长何一心等国家以及省级与会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就李白纪念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积极讨论,提出了宝贵意见。

    李白纪念馆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方案由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设计。重建方案充分挖掘李白纪念馆规划用地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根据江油市的旅游发展规划,并充分挖掘李白文化资源,树立独特的旅游形象。按照国家级AAAAA景区打造标准,把李白纪念馆建设成为一个以收藏陈列、学术研究、教育宣传为主,集文化旅游、游憩、休闲于一体的满足多层次游客需要的古典园林式馆榭。重建后的纪念馆总建筑面积8570.5平方米,总投资达4000余万元,抗震烈度将达到8度。同时,将以唐风蜀韵为主,调整建筑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档次。为将纪念馆合理布局,方案还进行了纪念展示区、文物陈列展示区、文化艺术服务区、李白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和商业休闲等5个功能分区。

    经过激烈讨论,评审团成员一致认为,李白纪念馆灾后重建设计方案总体规划思路明确、风格到位,做到了与旅游相结合,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评审团成员建议:在总平面布局中作些局部调整,突出主题,建议太白堂周围以回廊围合,太白堂内或堂前为高水平李白塑像;希望优化文化艺术服务区建筑布局,醉仙楼适当缩小,周边环境作些调整;理顺旅游线路,减少滨河商业设施;总平面的消防通道、无障碍设计作进一步优化;个体建筑体量和细部设计作进一步调整,以体现主题文化和唐代风格。

    据悉,李白纪念馆灾后重建将于3月31日正式开工,2010年5月12日前竣工。(王清金 记者 肖赟梅 廖伯逊)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上一篇:禹王轴线设计图
下一篇:汶川县三江乡照壁村新农村建设规划